江浙地區中小銀行再傳捷報。
8月15日晚間,江陰銀行(002807.SZ)披露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0.36億元,同比增長25.96%;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5.75億元,同比增長22.1%。
生息資產規模的穩步擴張以及息差企穩回升,是江陰銀行上半年經營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截至今年6月末,江陰銀行總資產1601.23億元,其中貸款總額增至996.67億元。今年上半年,江陰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15.92億元,同比增長20.12%。
與此同時,江陰銀行資產質量也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不良率首次降至1%以下,僅為0.98%,撥備覆蓋率496.08%,比年初大幅提升165.46個百分點。
但另一方面,中小銀行資本金消耗情況也尤為明顯。截至今年6月末,江陰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34%、12.18%、12.17%,較上年末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上半年營收增速暫列同行首位
后疫情時代,中小銀行展現出高成長性。
8月15日晚間,A股首家上市農商行江陰銀行披露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0.36億元、凈利潤5.75億元,同比增長25.96%、22.1%。
分季度來看,今年前兩個季度,江陰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96億元、10.4億元,同比增長22.25%、29.73%;凈利潤2.75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20.56%、23.56%。其中,在上年同期凈利潤增速高達22.62%的情況下,今年二季度江陰銀行凈利增速依舊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目前已經公布業績情況的上市銀行中,江浙地區中小行上半年業績表現尤為亮眼。
同日,常熟銀行也披露中報,今年上半年,常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3.74億元,同比增長18.86%;凈利潤12.01億元,同比增長19.96%。
此前,張家港行發布A股上市銀行今年首份半年報,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3.53億元、7.62億元,同比增長5.74%、27.76%。
從增速上來看,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6日,包括上述三家農商行在內,共有13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業績快報或半年報。其中,江陰銀行是唯一一家上半年營收增速超過20%的上市銀行。13家銀行中,8家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速超過20%,且均為城農商行。特別是杭州銀行、江蘇銀行、無錫銀行等三家銀行凈利潤增速超過30%,無錫銀行則是目前凈利潤增速最高的上市農商行。
對于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江陰銀行稱該行經營效益穩步提升,主要得益于規模的增長以及資產負債結構優化所導致的息差企穩回升。
截至今年6月末,江陰銀行總資產1601.23億元,較年初增加69.95億元,增長比例4.57%。其中,貸款和墊款總額996.67億元,較年初增長81.96億元,增幅8.96%,各項貸款占總資產的比例提升至62.24%,較年初提高2.51個百分點。
撥備覆蓋率飆升165個百分點
作為江陰本地網點數量最多、覆蓋面最廣的金融機構,江陰銀行長期根植地方。江陰地區制造業發達,民營經濟活躍,為江陰銀行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江陰銀行以小微、普惠、零售“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在疫情、市場競爭及利差收窄的外部環境下,通過推進零售轉型、加快普惠金融增量擴面等方式,實現業務規模穩步擴張。
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江陰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15.92億元,同比增長20.12%,其中個人貸款利息收入實現6.6億元,同比增長36.13%。
利息凈收入的增長除了受貸款規模增長影響之外,也離不開負債端的成本把控。今年上半年,江陰銀行推進降本增效,使息差水平逐步企穩回升,上半年凈利差1.96%,較上年提升7BP,凈息差2.19%,較上年提升5BP。
江陰銀行的降本增效還體現在費用端方面。今年上半年,該行業務及管理費5.72億元,成本收入比28.08%,比上年同期下降4.24個百分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江陰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僅為6293.5萬元,同比減少15.77%,投資收益2.07億元,同比減少8.37%,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全行營收增速。
而在生息資產規模穩步擴張的同時,江陰銀行加大了風險管控力度,使得資產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截至今年6月末,江陰銀行不良貸款余額9.79億元、不良貸款率0.98%,分別比年初減少2.26億元、下降0.3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降至歷史新低。該行關注類貸款占比0.49%,也較年初下降0.0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江陰銀行風險抵補能力不斷提升,撥備覆蓋率496.08%,比年初上升165.46個百分點。
不過,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江陰銀行資本金消耗加速。截至今年6月末,江陰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由上年末的14.11%、12.97%、12.96%下降至13.34%、12.18%、12.17%。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常熟銀行、張家港行兩家已披露中報的農商行也出現類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