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土壤、礫幕層、荒漠動植物,收集近30年的生態相關文獻資料……新疆哈密市近日啟動戈壁保護工作,已確定戈壁礫幕層的初步修復方案。
據統計,哈密市有戈壁面積9.4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66.57%,這些地區普遍干旱少雨,地表為礫石、砂礫覆蓋,植被稀少。近些年來,由于人為活動加劇,戈壁中經千百年形成的礫幕層被破壞,使潛在的沙塵源轉化為現實的沙塵源。
為加強戈壁生態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2025年3月1日,新疆首部戈壁生態保護地方性法規《哈密市戈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落地實施。哈密市、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行業內知名專家和科研人員組成專業團隊,對哈密戈壁生態環境本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編制了戈壁保護修復方案。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戴蓉表示,開展戈壁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首先需要摸清戈壁生態環境“家底”,對哈密市戈壁內地形地貌和地質、戈壁礫幕層現狀、大氣質量、土壤質量等開展實地調查。
截至目前,項目研究團隊共開展25輪次野外調查工作,采集土壤樣品200余份、完成礫幕層調查樣方85個、植物調查樣方61個、動植物調查樣線38條,收集近30年來哈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地形地貌等100多份相關文獻資料,基本摸清了全市戈壁生態環境本底,查明了主要生態問題及其驅動因素,科學分析了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戈壁生態環境的影響機制,通過多次試驗和研討論證,明晰了哈密市戈壁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基本路徑。
哈密市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礫幕層初步修復方案確定后,將繼續以“劃禁區、立紅線、強修復”為核心,加快推動解決影響戈壁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防止戈壁退化、沙化,維護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