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少養精養實現減畜不減收
“我家現在有2800畝草地,按照標準,超載了100多只羊,現在我們把這100多只羊通過聯戶經營項目進行養殖,不僅降低了成本,還讓我們的保羔率從過去的40%左右提升到現在的90%以上,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收。”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固日班賽很嘎查牧民烏達瑪說。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將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與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緊密銜接,總結出3種模式、10種辦法,采取“冷季現代游牧異地舍飼、聯戶經營智慧牧場、季節性草原畜牧業”模式,實現草原生態保護和牧民增收雙贏;通過“就地舍飼、就地托養、異地舍飼、人工種草、秸稈利用、飼草儲運、良種提升、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社會化服務”10種辦法,實現少養精養,減畜不減收,推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
2024年,巴彥淖爾市放牧牲畜數量減少33.97萬羊單位,其中就地舍飼圈養分流1.91萬羊單位,就地托管代養分流6.73萬羊單位,異地舍飼分流8.39萬羊單位,育肥出欄16.94萬羊單位,草原超載過牧率7.05%,較2023年下降了79.05%。
據介紹,為確保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后旗和磴口縣草畜平衡指數降至10%以下的目標,巴彥淖爾市將以生態化、產業化、社會化、數字裝備化為核心理念,合理引導草牧場資源向合作社、家庭農牧場和專業大戶集中,推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草原畜牧業轉型發展,切實減輕草原放牧壓力,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楊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