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推進會在江西省贛州市召開,會上強調要分類推進幫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穩定提升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質量。短短十幾年,贛州這片紅土地實現了多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成為農民集體致富的世界橙鄉,在這背后是政府、農民、企業的聯手努力。在贛州臍橙產業的發展中,農夫山泉在贛南建立了“政府+企業+農戶”三方合作的新型現代農業組織模式,成為贛州引進企業中的“扶貧典范”。
2007年,農夫山泉來到江西贛州,先后在安遠、信豐建立了兩座柑橘加工基地,開啟了柑橘的農業板塊。歷經十余年的耕耘與探索,農夫山泉與超過4000戶農戶建立了合作,合作的果園面積高達15余萬畝。不僅如此,農夫山泉始終堅持高于市場均價的收購政策,將臍橙的收購價從每斤1元提升到了每斤2.6元。正如農夫山泉董事長鐘晱晱所強調:“價格的穩定就是產業信心的穩定”。對于農民而言,以高于市場均價整園收購臍橙,無疑是一劑重磅的強心劑。
在農夫山泉的產業帶動下,贛南地區扶貧助農的成果顯著。有數據顯示,在2014年農夫山泉創立17.5°品牌之前,贛南尚有不少農戶在脫貧的水平線上徘徊。而到了2023年,農夫山泉的合作農戶平均每戶收入已達到近20萬元,更有產業鏈上下游超過4萬余果農間接獲利,有效帶動了當地的脫貧致富以及鄉村振興。4000余戶、17萬畝、20萬元......這一個個數字背后,不僅是對“扶貧典范”一詞最好的注腳,更體現了農夫山泉與土地、與農民共生的長期主義。
在去年央視《對話》欄目中,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曾坦言:“農業的世界里,光用錢是得不到好果子的”。這位曾當過17年農民的企業家,將“共患難、同富貴”的契約精神融入了贛南臍橙的商業模式。初涉農業,農夫山泉踩了很多坑,走了不少彎路,臍橙業務板塊至今也未實現盈利,對此鐘晱晱在節目中淡然表示:“我有心理準備,虧到不虧為止,虧到這棵樹長大。”
在農夫山泉長期主義的堅持下,贛南臍橙在消費者市場迎來了真正的大豐收。2024年12月,農夫山泉17.5°鮮榨橙汁于贛南臍橙采摘季首次進駐山姆會員超市。得益于贛南臍橙的品質優勢以及農夫山泉的先進技術,17.5°橙汁一經上市就迎來了熱銷。春節期間,該橙汁連續多天穩居山姆APP新品榜榜首,有機構統計,若按照39.9元/件的零售價計算,農夫山泉17.5°橙汁在不到三個月內的預計銷售額已突破8000萬元。
這一現象級產品的成功,離不開農夫山泉構建的“政府+企業+農戶”三方合作的新型現代農業組織模式——農夫山泉培育優良種苗,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果農以科學方案管理果園,種出品質優異的臍橙;企業再以穩定的價格進行整園收購,產業化榨汁,最終打造品牌銷往消費者市場。這一新模式讓果農享受到了產業升級帶來的紅利,也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質量上乘,健康美味的產品。
事實上,不只是贛南,在新疆伊犁、廣西橫州等地,農夫山泉也早已深入產業鏈上游,借助自身的品牌實力,以創新模式推動農業產業升級,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