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祥 張子欣
近日,《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宣布延長放映至4月30日。截至目前,《哪吒2》全球票房(含預售及海外)已突破156億元,榮登全球動畫票房榜首,暫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哪吒2》的現象級突圍,離不開內容創作、技術創新、傳播宣傳等共同推力,也離不開中國動畫人對創作精益求精、認真嚴謹、專注堅持的作風和態度。
用心鑄就精品力作
2015年,國產原創動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憑借9.56億元票房成為當年最賣座的動畫電影。該片的橫空出世,更是引起了大眾對于“國漫崛起”的熱議。此后,國產動畫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到2023年《長安三萬里》等大小爆款不斷涌現,直至此次《哪吒2》的現象級突圍。
卓越之作往往于細微處見精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歷經4年籌備、4年制作,影片中80%的鏡頭都經過反復修改。其中一場“山妖在山林間追逐小唐僧”的戲,是一個長度1分多鐘的長鏡頭,只這一場戲就做了半年之久。而《哪吒2》在技術層面更是不斷突破,全片總鏡頭數達2427個,其中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占比近80%。為了打造這些震撼的特效鏡頭,制作團隊聯合全國138家動畫廠商及4000多名工作人員,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攻克重重技術難關。尤其是在哪吒破穿心咒的十秒戲份中,為了讓觀眾更深切地感受到角色的疼痛感,團隊通過手動關鍵幀動畫、傳統動畫以及特效多種方式結合,清晰展現了穿心咒在哪吒身體上割裂的整個過程,其精細程度令人驚嘆。
從《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到《哪吒2》的成功,實際上強有力地證明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好的內容在市場上永遠是硬通貨,特別是當市場長期缺乏精品內容支撐時,好內容迅速出圈是必然趨勢。觀眾對于精品內容的需求不是消失了、減弱了,而是一直存在,同時不斷增長。在快節奏的影視市場中,動畫電影往往需要在技術與藝術、商業與情懷之間尋求平衡。而《哪吒2》憑借精良的特效、深刻的故事和細膩的情感,為國產動畫樹立了新的標桿,彰顯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動畫制作中的關鍵作用。
國產動畫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回顧國產動畫發展史,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誕生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諸多經典之作。這些作品憑借精彩的劇情、鮮明的角色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尤其近年來國產動畫在創作與播出方面呈現出雙增長態勢,題材結構也有所優化,文化題材崛起成為一大亮點。然而,在看似繁榮的數據背后,國產動畫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
追求數量難控質量。以國產電視動畫片為例,近年來其發行數量持續增長,但部分作品為了增加時長,采用注水的方式,導致劇情冗長、拖沓,降低了作品的觀賞性。2022年國產電視動畫片發行總量為8萬余分鐘,2023年國產動畫發行量持續增長至9.38萬分鐘,2024年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電視動畫片備案數達到548部。在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部分作品呈現同質化傾向,忽視了作品質量。
此外,部分動畫制作機構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跟風熱門題材,缺乏創新和深度,也容易忽視觀眾的真實需求。如目前國產動畫創作題材多以童話和教育類為主,但隨著泛二次元用戶規模的擴大,市場對全齡化、多元化題材的需求日益增加。制作方未能及時調整創作方向,導致作品與市場需求脫節。
動畫制作周期的壓縮,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品的缺乏。數據顯示,英國黏土動畫《小羊肖恩》系列,每集動畫的制作周期約為3至4個月;加拿大動畫工作室制作的兒童動畫劇集,每集制作周期約為2至3個月;而國產電視動畫則普遍壓縮為1至2個月。動畫制作周期壓縮導致制作流程簡化,劇本打磨、畫面精修、配音配樂等環節時間不足,難以保證作品質量。2022年國產動畫中,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作品僅占約5%,精品比例低也反映出國產動畫整體質量有待提升。
整體上看,國產動畫市場需求巨大,但用戶付費意愿較低。數據顯示,中國動漫用戶規模已超過4億人次,但人均動漫消費水平較低,這就導致動畫公司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國產動畫市場機制存在一些堵點,如動畫播放渠道較少、資金回收速度慢,面對播放平臺缺乏議價能力等,只能依靠擴大動畫集數和時長力爭覆蓋制作成本。
國產動畫的破局之道
當前文藝創作最大的問題在于浮躁,我們當然不能要求所有作品都是精品,但是每一部作品創作都應該有精益求精的態度。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成就《紅樓夢》這部中國古典小說經典之作;馬爾克斯則以十八年的醞釀使《百年孤獨》成為享譽世界的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這些作品,如同時間長河中的明珠,歷經歲月打磨,愈發熠熠生輝,成為人類文明不朽的精神豐碑。
《哪吒2》的成功并非意外之喜。環視海內外優秀動畫作品,不難發現,其制作離不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吉卜力工作室作為日本動畫界的領航者,擁有《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千與千尋》等眾多經典動畫作品。以《千與千尋》為例,在制作過程中,宮崎駿堅持手繪與數字技術相結合,力求每一個畫面都呈現出最生動的效果。美國經典動畫片《貓和老鼠》也是如此,早期的動畫制作流程非常復雜,在畫好原畫之后制作人員再將畫面轉繪到膠片上,當時難度最高的一集,就讓150人的團隊用了足足18個月才完成。
《小蝌蚪找媽媽》是1960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中國首部水墨動畫片。當時國內外的動畫都采用單線平涂的技法,即用單線勾勒形象,在線條內或線條外平涂色彩。而《小蝌蚪找媽媽》創造性地采用中國獨有的水墨技法來制作動畫片。水墨畫講究靈韻,色彩、線條都不易控制,創作難度直接翻倍。據報道,該片僅水墨畫就繪制了3000張以上。
2017年,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的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在全球斬獲8.09億美元票房。電影制作開始前,主創團隊多次前往墨西哥入住當地家庭,在生活中感受家族觀念對墨西哥人的重要性。他們還前往博物館、市集、農場和墓地實地考察,了解墨西哥人對死亡的獨特態度。前后花費6年時間,主創人員終于成功地將墨西哥文化核心元素融入片中,使其成為一部既有文化深度又充滿情感共鳴的動畫電影。
不難看出,只有腳踏實地,用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的工匠精神來創作作品,國產動畫的破局之路才能不斷得到完善和提升。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故事創作上,要摒棄急功近利心態,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打磨劇本,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結合現代價值觀,創作出有溫度、有深度、有內涵的故事,用工匠精神培養新一批國產動畫的忠實觀眾。相關部門也要做好頂層設計,尊重藝術創作規律,協同各方力量,共同營造能夠激發藝術家創造力的創作環境。
《哪吒2》的制作周期長達五年。談到《哪吒3》的上映計劃,導演餃子表示,從事動畫事業是一輩子的事,不是為了賺快錢,所以《哪吒3》不會為了趕時間而降低質量。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追求,為國產動畫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期待創作者以《哪吒》系列影片為榜樣,秉持工匠精神,沉下心來打磨作品,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也要用現代視角講述中國故事,以精湛技術呈現視覺奇觀,用細膩情感觸動觀眾心靈。唯有如此,國產動畫方能在新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為中國動畫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