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萬象“耕”新進行時 蔬菜搶“鮮”7小時從湖南直達香港
春耕時節,全國蔬菜種植進入繁忙期。湖南永州是全國高品質蔬菜“生產示范區”,依托面向大灣區的地理位置優勢,永州蔬菜的銷售量,占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30%以上。作為內陸城市,永州不沿邊、不靠海,卻可以最快7個小時直達香港市場,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湖南永州的田間地頭,成方連片的蔬菜種植基地隨處可見。何海龍是永州市江永縣一家農產品出口企業的負責人,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監督從永州跨區直達香港的蔬菜運輸車輛,每天中午12:30準時發車。
在何海龍的蔬菜加工基地,記者看到,兩輛運輸蔬菜的車輛,安裝了粵港兩地汽車牌照,意味這些車輛能直接開到香港地界。解決了以往在深圳加工轉運、二次包裝的問題。不僅節省了時間,也減少了成本。永州海關還通過將出口抽檢前置到種植和加工環節,出口蔬菜無須在通關環節,再進行抽樣檢測。
湖南永州海關副關長 李江民:我們就在湖南創新性地開展這種跨區直供的這樣的一個改革試點,在產地進行種植、生產、加工、包裝、檢驗,直接從產地跨區直供香港,可以做到7小時供港出口,保證了蔬菜的質量安全和新鮮。
目前,永州的蔬菜不僅直通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餐桌,還銷往27個國家和地區。這背后,是從菜農“種什么、賣什么”,到市場“要什么、種什么”的發展思路的改變。
引進外來蔬菜品種,如果種不好,也未必賣得出。為解決這一難題,當地制定了《推進蔬菜基地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十條措施》,實行標準化、良種化、綠色化種植。為嚴格限制農藥化肥用量,記者看到,當地將沒有買賣價值的蔬菜,打碎還田以增加土地的有機含量。物理滅蟲的設施和方法,在田間地頭,也是隨處可見。
劉文告訴記者,他們基地現在已開始引進日本品種蔬菜,高標準種植后返銷日本。
截至目前,永州市已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蔬菜類“菜籃子”認定基地159個、認證供港澳蔬菜備案基地110個。新引進和培育蔬菜品種15個,形成了“四季鮮銷”“特色外銷”“反季節外銷”的產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