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通訊員 蔣俊勇 陳雨豪)就業是民生之本,人才是發展之基。教育部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的規模首次突破了千萬人大關,促進就業,特別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一直是中央到地方政府穩就業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引下,各大城市紛紛出臺人才政策,“人才大戰”拉開帷幕,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回鄉就業,“北上廣深”不再是畢業生的唯一選擇,非一線城市、基層就業成了畢業生的新選擇。近年來,“瀟湘源頭”永州市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出臺多項人才引進政策,吸引眾多畢業生返鄉就業。
人才強市,精準的“引進來”。近年來,各類人才對于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系列的人才政策,讓不少高學歷、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到了基層,為地區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如何使引進人才學以致用,人盡其才,是每一個地區在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制定人才需求目錄,動態管理、全面掌握市域人才短缺情況,為引進人才工作打好基礎,提供方向。對于初入社會的畢業生們,明確的崗位職責、工作重點、難點能有效提高崗位與引進人才的匹配度,精準篩選最契合的人才,實現企業、政府與引進人才的“雙向奔赴”。
人才強市,系統的“留下來”。一方面,育好人才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各類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來,不斷增強黨對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的放矢的培育人才,繪好“人才地圖”,搭建人才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做到人才隊伍底數準、結構明、需求清。要圍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中心,堅持“培育”和“使用”雙軌并進,拓寬人才使用渠道,使所育人才各展所長。另一方面,構筑良好人才生態。建立靈活人才管理體制、完備人才服務體系和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營造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濃厚氛圍。
據了解,截至目前,永州市人才隊伍總量達49.8509萬人,2022年各縣區人才引進工作也正在進行,隨著《永州市瀟湘人才行動計劃》的深入推進,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發揮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實現人才“近悅遠來”,永州市人才紅利將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