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寧德時代發布CTP3.0麒麟電池,宣布將于2023年量產上市,并提到可實現整車1000km續航。
通常意義上,傳統燃油車的續航里程大約在500km以上。而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可支持1000km以上的續航里程,也許將改變整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行業走向。而這個消息剛一發出,也立刻得到了新能源車行業的響應。
理想汽車CEO李想昨日首先轉發了寧德時代相關微博并配文,“明年見”。有消息稱,理想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將搭載麒麟電池。寧德時代官方微博隨后回復,“麒麟有理想”,或證實這個消息。
(資料圖)
超越4680
寧德時代表示,麒麟電池體積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達255Wh/kg,可實現整車1000公里續航,并支持5分鐘快速熱啟動及10分鐘快充。
而這個技術優勢來源于寧德時代第三代CTP技術(Cell to Pack)。
相較于傳統“電芯-模組-電池包”三級結構,CTP技術省去或減少模組組裝環節,將電芯直接集成至電池包或更大的模組,最終達到提高系統層級能量密度、降低成本的目的。
簡言之,這便是要在同等尺寸的電池包下,盡可能地多裝電池,從而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但同時,還要保證電池的安全性、充電能力以及續航等。
而此前寧德時代第一、二代CTP設計方案仍采用了大模組替代小模組、仍保留模組形態布置等。第三代CTP技術,便完全取消模組形態布局;取消電池包橫縱梁、底部水冷板以及隔熱墊的單獨設計,集成為多功能彈性夾層。
因此,從第一代CTP到麒麟電池,電池包空間利用率從55%提升至72%,間接提升系統能量密度,磷酸鐵鋰系統能量密度160wh/kg,三元可達255wh/kg。這兩者均為新能源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
正因如此,麒麟電池實現了安全、壽命、快充、續航等多種能力的提升。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近日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提到,麒麟電池在兩塊電芯的中間加水冷鈑,使相鄰兩塊電芯的熱傳導降低,不會出現熱失控,安全性高;可極大提高電池壽命,因為水冷鈑具有緩沖作用;比能量高,麒麟電池可提高利用空間,麒麟電池較4680電池多裝13%的電量。
4680圓柱電池由特斯拉于2020年推出,即直徑46 mm、高80 mm的圓柱電池,是特斯拉目前主流的動力電池。
供應鏈新需求
麒麟電池可支持1000km以上續航里程,進一步打消了新能源車長期以來的行業痛點,即里程焦慮,再配合近期對于新能源車的利好政策,或將利好整個行業發展。
中金公司研報提到,在電池材料技術迭代趨緩、當前原材料漲價等背景下,電池結構創新的原因或為幫助車企和電池廠提升性能與降低成本。
但麒麟電池的發布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標準,從而對整個行業的產能和供應鏈提出了新的要求。
財經網注意到,多家上市公司也表態其產品將用于麒麟電池,聯創股份(300343.SZ):“麒麟電池當然也會使用PVDF。至于用量多大,目前沒有相對準確的數據,需要麒麟電池量產以后才能確定。”銘利達(301268.SZ),“有涉及應用在麒麟電池上,相關產品目前正在交樣過程中。”萬順新材(300057.SZ),公司目前量產供貨頭部電池企業的產品是電池鋁箔,具體應用視下游客戶需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