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去年接待國內游客數、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長均超11%
湖南日報4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躍兵 楊永玲 通訊員 張興國 王楠)春日,湘江水碧,處處花紅柳綠。江岸永州市零陵區零陵古城、東山景區等景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接待游客,旅游持續升溫。
零陵區歷史悠久,現有各類文物古跡330處,其中“國保”單位8處9地,是湖南省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6年,該區獲批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里山水洲城完美融合,瀟水、湘水在此匯合,一路向北。境內風景名勝達130多處,“瀟湘夜雨”被譽為“湖南第一景”。該區還有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8個中國傳統村落、1處國家濕地公園。該區因地制宜,打造“進城、下鄉、入水”旅游新格局。去年,接待國內游客43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1.49%、11.07%。
依托入選國家首批歷史文化街區的柳子街、城區內東山景區以及投資70億元保護開發的零陵古城,零陵區“進城”游成為湖南文旅新名片。去年,中華老字號“火宮殿”進駐零陵古城,生意興旺。其負責人介紹,每天來火宮殿的客人絡繹不絕,月均營業額達60萬元。
零陵區還以古村、新農村建設等為“賣點”,引導游客“下鄉”,發展鄉村游。香零山村被打造成“有機蔬菜+旅游”綜合體示范村,去年接待游客4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00多萬元。
同時,零陵區精心實施“入水”游。去年4月,瀟水“水上游”游船啟航,在霞客渡至萍島水域開通3條水上游覽線路,串聯起柳子街、廻龍塔、萍島等景點。萍島犁頭嘴碼頭船員告訴記者,一天接待600多人次,收入是以前的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