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嚴萬達 黃柳英
永州統籌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發展,穩字當頭,張弛有度,守護“千年打卡勝地”,讓游客放心、盡興欣賞最美的“詩和遠方”。
防控不松,穩妥開放
4月1日,湘江之濱,春雨朦朧。沉寂一段時間的祁陽市浯溪碑林風景名勝區重新開放,游客漫步其間,一覽山水秀色、蒼崖石壁。
測溫、掃場所碼、核驗健康碼、戴口罩……浯溪碑林風景名勝區嚴守“防疫門”,打造“安心游”。
4月2日,在寧遠縣九嶷山景區,游客樂享春日暖陽,祭舜祈福。“景區嚴格執行限量接待措施,早晚各一次全面消殺。”導游客服部經理石成舟發現,無需景區工作人員刻意提醒,游客們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進出景區時,文明有序排隊。
防控不松、安全有序,才能欣賞到最美的風景。永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將疫情防控放在首位,穩妥開放,張弛有度。
實施景區“限量、預約、錯峰”管理,監督旅行社和在線旅游企業落實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和購物場所等疫情防控要求,檢查星級飯店、文化場所消毒滅菌情況。
3月13日,雙牌縣瀧泊鎮楓木山村油菜花金黃,“漫泊瀟水 和美雙牌”首屆油菜花節在此舉行。花海搭臺,經濟唱戲,6個文旅康養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9.6億元。
全面防疫不留空白,旅游業持續升溫。今年春節期間,永州共接待游客84.7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44億元。
苦練內功,靜待花開
4月2日,藍山縣云冰山山頂,云開霧散,高山野生杜鵑陸續開放,春季紅楓已悄然展葉,與萬里碧天、高山奇峰、發電風車交相輝映,濃濃詩情畫意,引得游客陣陣驚嘆。
“危中尋機,防疫期就是修煉內功的‘最佳期’。”云冰山景區副總經理金建告訴記者,景區對標國內外文旅標桿企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加速推進三期項目千戶瑤寨建設,培育新的引爆點。
今年來,云冰山旅游景區實施精準防控,接待游客26.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000余萬元。
4月2日,藍山縣湘江大峽谷,櫻花雖謝,芳景如故。新鋪設的生態觀光游道串景成線,提升游覽體驗。藍山縣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趙志堅介紹,目前,景區建設快馬加鞭,累計投入資金2億元,種植高山杜鵑、紅楓、櫻花3000余畝,修建游步道、景觀石橋等基礎設施。
永州歷史之厚、人文之盛、山水之美、生態之秀,旅游產業優勢明顯。如何讓疫情之后,游客再次走進景區,眼前為之一亮?
1月11日,永州市旅游發展大會召開,提出要“打響‘千年打卡地·此處是瀟湘’品牌、建設文化生態旅游名城”,開啟永州旅游新篇章。
會上,集中簽約重大文旅招商與合作項目16個,總投資101.5億元;政府打開旅游行業減負紓困“工具箱”,出臺十條“硬核”措施;成立永州文旅產業聯盟,把文旅產業打造成千億產業。
文旅產業發展,離不開項目支撐。2022年,永州鋪排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30個、總投資352.39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85.38億元。
永州苦練內功,靜待花開。
創新創意,出圈破圈
3月以來,油菜花、櫻花、紫荊花、草籽花等依次登場斗艷,永州市各地紛紛推出“云賞花、云踏青”等“云旅游”,讓民眾足不出戶就能感受春意。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旅游形態、旅游習慣正在發生改變。各大旅游景區紛紛創新文旅宣傳推廣模式,借助各大互聯網平臺打造網紅景點、網紅民宿、網紅線路。同時,將全市景點串珠成鏈,讓周邊游、鄉村旅游、短途自駕游成為主流。
桐子坳因3000余株古銀杏出圈走紅。3月28日,來自新田縣的游客蔣慧打開手機相冊,向記者展示了她從網上下載的桐子坳紫荊花海照片。“就為了看一眼照片上的美景,專門跑了桐子坳一趟,自駕用時不到1個小時。”
清明小長假,周邊踏青休閑、放松身心成為永州游客們的首要選擇。零陵古城、江永勾藍瑤寨、江華瑤都水街、寧遠下灌古村等重點景區井然有序,道縣陳樹湘烈士紀念園、冷水灘區李達故居等紅色旅游景區持續升溫。
永州創新推出“千年打卡地·此處是瀟湘”文旅新IP,打造祭舜大典、盤王節、女書文化旅游周、理學文化旅游節等文旅品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推動瀟湘文化不斷出圈破圈,文旅知名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