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以前的數據記錄都是依靠人工,回路開關也由工作人員手動操作,配電設計缺乏精準的監控手段等問題?,F在我們運用研發出的智慧電力設備運營管理系統,實現了數據的自動記錄、電力的精準監控監測,保證了用電的安全、高效、節能。”
【資料圖】
6月4日,記者在合肥精銳電力工程有限公司采訪時,公司總經理汪志好告訴記者,針對公司運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2022年5月,他們在羚羊平臺發布需求。平臺根據需求和成果的大數據標簽,智能推薦匹配了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姜衛東團隊,通過平臺對接服務,雙方達成合作,半年后成功研發出了“智慧電力設備運營管理系統”。
近年來,安徽省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堅持高位推動、應用牽引、生態培育、模式創新,高標準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地”,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平臺化服務,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針對企業創新發展需求,依托AI算法匹配和技術經理人,聚合高質量科技成果、高水平科研人員,提供多方位全流程服務,讓企業創新少走彎路?!绷缪蚬I互聯網總裁徐甲甲告訴記者,羚羊平臺發展了一批技術經理人,作為銜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橋梁,為技術供需雙方提供專業對接服務。
安徽一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發一款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品,由于企業缺乏終端消費品的工業設計經驗,不清楚如何設計才能符合當今年輕消費者審美和使用需求。今年3月2日,公司在羚羊平臺發布了外觀和結構設計需求。羚羊技術經紀人獲取信息之后,迅速推薦了安徽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學院肖旺群博士團隊與之對接。目前,肖博士團隊已與企業完成了技術細節確認,正在進行研發設計。
“我們運用人工智能推薦算法,把企業的生產需求轉化為技術需求。”徐甲甲說。
截至目前,羚羊平臺已入駐高校及科研院所148家,匯聚專家及個人服務商1.87萬名,學生創客8.8萬人,匯總科技成果發布7.1萬條,技術需求1.2萬條。
為企業構建“工業大腦”
合肥美亞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生產光電色選設備的龍頭企業,各項產品的業務量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長。
“通過數據打通,公司原先800張業務報表被精減成8張報表體系,且銷售預測準確率提升30%、設備綜合率提升15%、排產作業效率提升50%?!惫径麻L田明告訴記者,羚羊平臺結合公司業務情況為其量身定制了數據中臺,并從數據中臺延伸出超3萬項數據,匯聚研發、生產、質量、服務、財務等運營全環節,信息動態貫穿始終,支撐起了企業內部全要素數字化和外部的全產業鏈數字化。
在此基礎上,羚羊平臺攜手美亞光電打造了“美亞智聯”與“美亞智云”兩個云平臺,通過色選機、口腔CBCT等智能設備互聯及數據打通,鏈接產業上下游1萬多家食品加工企業及醫療單位。
“‘工業大腦’融合羚羊工業軟件生態服務,形成了經營管理決策大腦、業務運營決策大腦和工廠生產決策大腦,讓智能決策貫穿企業經營管理、業務運營及工廠生產,實現‘研產供銷服管’全場景智能決策?!毙旒准渍f,羚羊、美亞合作項目今年剛入選第一屆中國產業賦能大會典型案例。
目前,羚羊平臺已攜手美亞光電、古井、榮事達、銅陵有色等30多家龍頭企業,構建以數據+算法為核心的一體化工業智能平臺“工業大腦”。 預計到2023年末,“工業大腦”將服務100家龍頭企業,并逐步拓展至長三角乃至全國。
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
合肥中亞環??萍加邢薰臼菄鴥葘iT從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及裝備研究的單位。
“在優化設計之前,公司在生產管理上存在諸多待改善點:生產流程不合理,工廠生產材料混亂,員工到處找料……這些問題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導致重復工作。”該公司總經理穆璐瑩告訴記者,公司迫切想進行工廠整體規劃設計,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實現效能提升。
在了解到問題和痛點之后,羚羊平臺聯合精工智能,結合中亞環保生產工藝需求進行工廠內部輸入輸出和車間日常的物流銜接規劃,設備、人力等資源需求的測算,以及工廠整體工藝詳細布局、規劃、倉儲和輔助設施規劃等,為中亞環保定制了完備的解決方案。
“現在公司的運營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場地利用率提高32%、人均生產效率提高21%、物流距離節約35%、在制品庫存減少了22%。”穆璐瑩說。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1萬家服務商活躍在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僅在合肥市就為102家企業“智改數轉”提供了診斷服務,并正在組織開展營收5億元至10億元企業咨詢診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