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青海分會場納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第一方陣’,指導青海確定‘人工智能+知識產權’開啟鹽湖產業新征程的主題,既彰顯青海特色,又聚焦鹽湖資源優勢。”22日,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青海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波說。
圖為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青海分會場啟動儀式現場。
祁增蓓攝
當日,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青海分會場啟動儀式在西寧舉行。活動現場,AI主持人“雪豹知智”首次露面,并面向全國范圍發起“AI+IP”賦能鹽湖產業發展“金點子”征集活動。相關領域院士專家、知名企業代表深度解讀“AI+IP”雙輪驅動下的技術轉化與產權保護新路徑、人工智能賦能特色地理標志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設計審查部部長吳紅秀在啟動儀式上說,青海作為我國重要的資源大省,在知識產權領域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堅實的基礎,“我們在全國設立了25個分會場,希望青海省以此次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在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圖為AI主持人“雪豹知智”首次露面。 祁增蓓攝
“知識產權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劉波介紹,宣傳周活動期間,青海將聚焦鹽湖產業特色和知識產權優勢,會同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各市州聯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服務活動,充分展現青海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智慧與特色產業升級新路徑,深度探索產業“四地”建設的創新路徑,為推動高原特色產業能級躍升提供更加有力的知識產權支撐。
圖為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實驗中學學生正在展示自己的科創作品。
祁增蓓攝
展會現場各區域加入全程智能導覽,打造AI沉浸式展區,通過多項青海特色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展演,提升民眾對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的體驗感和認知度。
“青海每3件商標就有1件連著綠水青山,每2家科技型企業就有1家扎根特色產業。”劉波介紹,去年一年,青海省知識產權局支持建設省級電力、鹽湖、清潔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及首個全球鹽湖專利大數據平臺,收錄專利數據超13萬條;依托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機制,“茶卡鹽”“柴達木枸杞”等21件地理標志產品遠銷56個國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