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邊,游客穿梭,拍照打卡;直播間里,主播熱情推介,將鮮花與文創產品銷往各地……春日拂暖,齊魯大地一片生機盎然,各地鮮花爭“艷”綻放催熱“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欣欣向榮。
春日盛景正當時,臨沂費縣費城街道南坡村的利山澗旅游度假區化身爛漫的“花花世界”,前有10萬余支郁金香成為“春日頂流”打卡點,后有綿延數里的二月蘭如約盛放。游客在度假區內比肩接踵,處處歡聲笑語。
伴隨“賞花游”持續升溫,南坡村近60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10余戶村民發展起葡萄采摘、農家樂、旅游產品銷售等產業,既豐富了“賞花+鄉村游”的農旅融合發展,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利山澗旅游度假區化身爛漫的“花花世界”,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打卡”。費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眼下,踏青郊游成為市民游客出行的首選,在聊城臨清市魏灣鎮前張官營村中華海棠園,放眼望去,千余畝近200個品種的海棠花競相綻放,或紅若綺霞,或粉似柔綢,或白如瑞雪,繁花滿枝。
“中華海棠園所在的前張官營村人口不足千人,村民多以傳統農耕為生,一度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據中華海棠園業務主管楊振光介紹,為改變現狀,鎮政府結合當地村民原有的香椿種植優勢,積極向上爭取扶持資金、土地等優惠政策,打造了集旅游觀光、休閑養生、有機生態種植與養殖等有機結合的中華海棠園。
“村民可以通過參與園區管理、擺攤等方式獲取收入,實現家門口就業。我以前只會種地,現在餐飲、育苗、管理樣樣精通,收入增加了,心里真高興。”楊振光說。
市民游客在海棠花下拍照“打卡”。司建平 攝
潔白如雪的梨花層層疊疊、粉白相間的蘋果花簇擁在枝頭……在菏澤鄄城縣鄭營鎮馮莊生態園,300余畝果園花開正盛,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美景。“這里的花太美了,和家人一起來感受一下大自然,心情格外舒暢。”游客張曉雅說。
“果園里共種植了10多個品種的蘋果樹和7個品種的梨樹。”果園負責人任師尊介紹,這些果樹就像默契協作的“接力選手”。今年6月中旬,早熟品種的蘋果就可以采摘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品種的蘋果、梨依次成熟,可一直持續采摘到11月底。“果園還帶動了當地50多人就業,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工作的機會。”
據鄭營鎮黨委委員韓淑芳介紹,近年來,鄭營鎮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馮莊生態園內的300余畝果園不僅為鄉村風光增添了美景,更成為帶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四月,正是梨花盛開的時節,菏澤單縣蔡堂鎮的萬畝梨園成為“網紅打卡地”。游客不僅能觀賞“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景,還能一覽蔡堂鎮各式各樣的特色農產品。
據了解,單縣蔡堂鎮以梨花為媒,同步舉辦特色農產品展銷會,除香酥梨外,還有中草藥茶、辛羊酒、七彩山雞等各類特色農產品。
蔡堂鎮還通過技術升級、品牌打造與三產聯動,不僅讓“梨香”飄向全國,更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推動品種研發與智慧農業應用,為鄉村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游客徜徉在梨花間。單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時下,走進菏澤巨野縣田莊鎮曹莊村的麒麟花木園,各色花卉競相綻放,直播間訂單聲此起彼伏,游客絡繹不絕。
農場負責人張洪杰介紹,園區現有觀賞苗木種植面積130余畝,涵蓋200多個品種,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銷”模式,產品銷往京津冀、江浙滬等地。“今年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0%。”
田莊鎮人大副主席李詩萌表示,該鎮已建成2萬余畝花卉產業帶,形成集育苗、種植、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配套發展的物流包裝、生態旅游等產業,帶動周邊300余名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1.2萬元人民幣。
此外,山東各地鮮果也激活了甜蜜產業。近日,走進淄博張店區房鎮鎮北黃村的溫室大棚,一壟壟草莓植株整齊排列,綠葉間點綴著一顆顆飽滿鮮紅的果實,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果香。
“春天是播種的好時節。眼下,農民正搶抓農時,進行施肥、栽種、整枝、疏果等各項春種春管工作。”北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賢廷說,該村通過合理安排種植不同生長期的西瓜、西紅柿、甜瓜等特色農產品,發展觀光采摘農業,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