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定股市新工具正式啟動。中國央行10日發布公告稱,其決定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ecurities,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簡稱SFISF)”,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為抵押,從中國央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
據央行介紹,上述新工具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人民幣,視情可進一步擴大操作規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申報。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國債、央行票據與市場機構手上持有的其他資產相比,在信用等級和流動性上是有很大差別的。很多機構手上有資產,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流動性比較差,通過與央行置換可以獲得比較高質量、高流動性的資產,將會大幅提升相關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通過這項工具所獲取的資金只能用于投資股票市場。
接近中國央行人士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上述新工具可顯著增強相關機構獲取資金的便利性,且互換融資被限定于投資股票市場,有利于更好發揮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的穩定市場作用。
事實上,類似的互換工具在國內外有不少成功經驗。2008年金融危機,美聯儲推出了定期證券借貸便利(TSLF),允許一級交易商使用流動性較差的證券為抵押,向美聯儲借入流動性較高的國債,便于在市場上融資,起到了提振市場的效果,2020年疫情期間也再度啟用。
中國央行則在2019年推出了央行票據互換(CBS)工具,允許一級交易商以銀行永續債從央行換入央票,改善了商業銀行永續債流動性,對幫助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互換便利不是直接給錢。”上述人士也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銀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采用的是“以券換券”的方式,既提高了非銀機構融資能力,又不是直接給非銀機構提供資金,不會擴大基礎貨幣規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