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南航757”輪船自廣東湛江港啟航,將途經海南洋浦港、深圳蛇口港,卸裝集拼三地的內外貿貨物,最終前往亞歐國家。這標志著“并行港”物流模式改革試點首票業務成功開通。
模式成熟運營后,預計三港間船舶裝載率將由30%提升到最高80%,投入運力減少50%以上,集裝箱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聯動發展增添新動能。
湛江海關綜合處處長蔡永紅介紹,“南航757”在湛江港寶滿集裝箱碼頭裝載了白卡紙、印刷紙等出口貨物和豆粕等內貿貨物,抵達海南洋浦港后,卸下內貿貨物及中轉出口至東南亞的貨物,同時續裝當地內貿貨物,再到達深圳蛇口港,將外貿貨物過駁到遠洋直航班輪,運往土耳其、希臘等國。
該模式是由湛江海關同深圳海關、海口海關聯動三地港口打造的海上“環線班輪”集成創新改革,創新了“三關合作、一地通關”機制,開發了配套技術系統。新模式下,三地企業可以在同一班輪上自主集拼內貿外貿、空箱重箱等多類貨物,在蛇口港、湛江港、洋浦港間據需求隨裝隨卸,實現內外貿一體化并行、水陸多式聯運并行、港口間多向喂給并行。
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集裝箱公司董事長張化樑介紹,開通“并行港”物流模式后,不同類型貨物可以在同一航次船舶上集拼,有效提升航線運營效益,優化了碼頭航線結構,促進了貿易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