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胃癌幾乎都是吃出來的”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事實真的如此嗎?
6月30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孫浩接受采訪時稱,根據其團隊的臨床經驗,胃癌是典型的與飲食習慣有關的疾病,許多年輕胃癌患者都有一個共同愛好,那就是愛吃燒烤、麻辣燙。
(資料圖片)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一大元兇
燒烤、油炸、高鹽飲食能誘發癌癥
孫浩介紹,中國是胃癌高發區,在我國前10位的惡性腫瘤中,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第3位,發病率僅次于肺癌、結直腸癌,死亡率僅次于肺癌、肝癌,占所有癌癥死亡率的12%。
“近5年來,我國19歲至35歲年輕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增加了1倍。”孫浩說,我國年齡小于30歲的胃癌患者高達7.6%,胃癌發病年紀越小惡性程度越高。
孫浩解釋,胃癌的致病原因復雜,包括飲食習慣、宿主基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癌的一大元兇。90%以上的胃炎、胃潰瘍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甚至50%胃癌患者可能是由幽門螺桿菌“造就”的。
胃癌是典型的與飲食習慣有關的疾病。孫浩解釋,大家熟知的燒烤、油炸類食品能誘發癌癥。其團隊在臨床中發現,30歲到40歲的胃癌患者中,過半的人都愛吃燒烤、麻辣燙。“重慶人口味重,喜歡吃燒烤,但食物經過燒烤或煙熏后,容易產生如3-4苯并芘和環芳烴類物質,這些都是明確的致癌原。”
高鹽飲食也與胃癌的發生有關。按照世衛組織規定,每人每天的鹽攝取量為5克,超過了這個量,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黏膜,長此以往,也容易誘發胃癌。
我國早期胃癌診斷率只有15%
醫生呼吁:出現這些癥狀要做胃鏡
“目前方便、快捷、可靠的胃鏡檢查和黏膜活檢,是診斷早期胃癌的金標準,確診率為95%。胃癌發現的越早,5年生存率就越高。”孫浩說,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只占15%左右,這與我國公眾普遍缺乏做胃鏡篩查胃癌的意識有關。
同時,早期胃癌患者往往沒有任何癥狀,少數有癥狀的患者也是不典型的,極易與胃炎、胃潰瘍等良性疾病相混淆,致使在我國80%以上的胃癌患者一經發現都是中晚期胃癌。
孫浩呼吁公眾,一旦有這些癥狀,請立即做胃鏡檢查——
》正常飲食后出現上腹部不適、輕微飽脹、惡心噯氣,有輕度消化不良的癥狀,病情加重之后,會有胃脹氣和輕度胃痛。
》上腹部心窩處有隱痛,不要輕視,像所有的癌癥一樣,疼痛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
》體重減輕、突然消瘦,這種情況自己有時感覺不出,但你要注意,這不是好事。幾乎大部分癌癥都有突然消瘦的癥狀。
》食欲大幅下降,對肉類、魚類等產生惡心感。
》大便變黑,像柏油發黑發亮,這可能是腫瘤侵襲胃黏膜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嘔血,出現這種情況就麻煩了,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不能再耽擱。
孫浩還提醒,既往有胃息肉、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胃鏡,及時掌握病情變化,并采取相應有效的治療措施。
此外,胃部出現不適不要盲目吃藥,胃藥可能有效緩解不適癥狀,也掩蓋了病情,很容易錯失發現早期胃癌的機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首席記者 連肖 通訊員 熊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