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市場高需求延續,北方華創(002371.SZ)二季度業績再次報喜。
7月11日晚間,北方華創發布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超50.52億元,凈利潤超7.14億元,二者雙雙高增。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北方華創前身是七星電子,自2016年與北方微電子實施戰略重組后,公司業績高速增長,2016年到2021年,公司凈利潤整體增長10.58倍。
與此同時,公司持續保持高額的研發投入。2022年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2.95億元,同比增長112.35%,研發費率高達13.81%。
上半年凈利潤預增超130%
業績預增公告,2022年上半年,北方華創預計實現營收50.52億元-57.73億元,同比增長40%-60%;實現凈利潤7.14億元-8.07億元,同比增長130%-160%;扣非凈利潤6億元-6.9億元,同比增長165%-205%。
以此計算,2022年二季度,公司預計營收為29.2億元-36.4億元,凈利潤為5.1億元-6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4億元-5.3億元,單季度業績刷新紀錄。
據了解,北方華創前身是七星電子,2016年,七星電子與北方微電子實施戰略重組。
重組后,公司經營業績持續高速增長。2016-2021年,公司營收從16.22億元逐年增長至96.83億元,凈利潤從9290萬元逐年增至10.77億元。
業績穩步增長受益于行業的高度景氣,產線新建及擴建項目拉動下,國內集成電路設備需求在全球保持較高份額。作為上游龍頭廠商,為了滿足下游需求,北方華創也不斷募資擴產。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統計,自2010年上市以來,北方華創累計進行了6次募資,累計融資額135.1億元,資金基本投向了產能擴張相關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華創也受到大基金青睞。2016年、2019年,公司兩次定增募資獲得大基金合計15億元認購。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基金持有公司7.46%股權,為第三大股東。
研發費率近14%
公開資料顯示,北方華創是一家專門從事基礎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企業,主要產品為電子工藝裝備和電子元器件,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先進封裝、鋰離子電池、晶體器件、航空航天、自動控制等高精尖特種行業領域。
截至目前,北方華創是國內產品線最為全面的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形成了以刻蝕技術、薄膜技術、清洗技術等為主的核心技術體系,助力國內半導體行業加速國產化。
2021年,北方華創刻蝕機、PVD、CVD、ALD、立式爐、清洗機等多款新產品進入國內主流產線;邏輯領域主流芯片產線批量采購公司設備;存儲領域多種新型工藝設備進入產線驗證;先進封裝領域實現多產品系列布局,與國內主要封裝廠均建立了合作關系,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在泛半導體領域,公司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照明、第三代半導體設備持續進行產品迭代更新,光伏TOPCon關鍵工藝設備批量供應市場,Mini/MicroLED工藝設備進入主流產線,第三代半導體設備實現批量銷售,形成跨領域的設備平臺。
這離不開公司持續加碼研發投入。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增長,已經從2010年的0.1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2.97億元,11年增長78.8倍。2022年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繼續增長,達到2.95億元,同比增長112.35%,研發費率達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