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天,吃菌的季節又到了。鮮美的菌子吸引了很多食客的目光,但菌子的種類很多,有些菌物甚至有毒,俗稱紅蔥的蘭茂牛肝菌就是有毒菌類中有名的一種。隨著網購的發展,紅蔥開始銷售到更廣泛的地區,一些不熟悉這種菌物的人買來食用,引發了中毒事件。最近有位網友吃紅蔥中毒,被送入ICU接受了兩天的血液透析才慢慢康復。專家表示,紅蔥這類菌物中毒引起幻覺只是很少的事例,更多是造成頭痛、惡心、腸胃炎等問題,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而且不清楚是否存在長期損害,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專家楊祝良表示,在該所最新發布的《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中,已經將紅蔥列入了毒菌的范疇,建議對其不采集、不收購、不加工、不食用!
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
一次嘴饞引發的大搶救
【資料圖】
出于好奇網購紅蔥,吃了兩天沒覺得“驚艷”
2022年6月23日,是小虹(化名)吃紅蔥中毒后完全清醒的第二天。躺在病床上,她發現自己的記憶竟有幾日空白,不斷捕捉回憶才東拼西湊出中毒經歷。
云南的野生菌近期大量上市,她在玩社交軟件的時候,看到大數據推送了相關內容。小虹家在江西,當地不出產紅蔥,她只知道紅蔥是“見手青”,屬于牛肝菌的一種,聽說味道特別好,是云南最好吃的菌子。商家把白蔥和紅蔥放在一個鏈接上,她問商家現在什么蘑菇比較好吃,商家說紅蔥有一點毒,白蔥沒有毒,但紅蔥的口感會更好。
2022年6月17日,她在網購平臺下單了兩斤紅蔥,商家給了一個烹制說明,告知煮熟15分鐘以上就沒有問題了。18日中午,她收到了貨。剛到手的菌子還有點冰,又大又新鮮,她當時特別驕傲,覺得自己很會挑,第一次就買到了不錯的菌子。
6月18日下午5點左右,她按照攻略把紅蔥切成薄片,又準備了大量的蒜片和干辣椒,放在鍋里翻炒10分鐘,然后加水煮。她有點害怕,特意多煮了10多分鐘,全部加工時間有26到30分鐘。吃的時候她覺得味道還行,但“并沒有那種驚艷的味道。”
18日吃完,直到19日下午都沒有什么問題,于是她用同樣的方法又做了一次。由于第一次菌子過油時剩了好多油,她咨詢店主能不能用,店主說油沒有毒,而且過了菌子的油更鮮,她就用先前的油加了新油炒制并烹煮了紅蔥,烹飪時間在25分鐘以上。
中毒后被送進ICU,一段記憶全是空白
第二天到公司上班沒多久后,她感覺頭暈眼花,給愛人發消息說可能中毒了,之后發的消息全是錯別字。她和愛人一起吃的紅蔥,愛人沒事,看到消息后急忙趕過來,11點左右把她送到醫院。一進醫院,她被推進急診室搶救,下午一兩點才戴著氧氣面罩掛著點滴被護士推出來。她愛人一問才知道,她確實是中毒了,一直在讓醫生看“小人”。
醫生考慮到她的食用量比較大,中毒時間較長,決定采用血液透析的治療方案。當天晚上6點,她又被推進手術室,10點半左右才出手術室,“這段時間我的記憶全是空白的,真正有記憶是6月21日中午。”
小虹的愛人說,20日那天妻子從上午吐到晚上,一直神志不清,還出現嘔吐、腹瀉、胃痙攣和腸絞痛等癥狀。有一次他正在跟醫生說話,小虹伸手去抓“小人”,把自己身上的針管搞掉了,血返了上來,他回來一看,地上全是血。當時小虹的脾氣還變得非常暴躁。“平常她很溫柔,醒來那一瞬間,她發現自己身上插著很多管線和針頭,就很粗暴地直接把它們全部拔下來。”
這時小虹的幻覺還沒消失,可以在窗簾、床周圍等地方看到很多壁畫和短視頻,很多卡通人物透著天花板和窗臺看著她。她覺得很新奇,把這些東西說給家人聽。小虹中毒后還出現散瞳的癥狀,兩只眼睛有很嚴重的斗雞眼,看東西有重影。21日下午,她被推進ICU進行第二次透析,之后幻覺減弱了一點。22日下午第三次透析,幻覺和重影才慢慢消失。
出院后,小虹感覺身體比以前更虛,氣血更乏力,更容易犯困。她只要聽到這個蘑菇的名字,就會不由自主犯惡心。她曾就中毒問題跟商家溝通過,商家聲稱她的做法不對。因為商家事前確實提醒過紅蔥有毒,她完完全全按照商家說的方法做的,卻中了毒,不知道商家是否應該對此負責。
“紅蔥”究竟是什么
2016年發現它是中國特有物種散發出的氣味接近蔥
廣西大學生態學博士生劉駿杰看到小虹發的紅蔥照片,迅速確定了它的種屬:蘭茂牛肝菌。他告訴記者,蘭茂牛肝菌屬于一種“見手青”,紅蔥是它的俗稱。人們原來一直以為蘭茂牛肝菌是美洲的雙色牛肝菌,后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著名菌物專家楊祝良的團隊發現它是中國本土的新屬新種,2016年以蘭茂為名作為新屬新種發表,以紀念牛肝菌的命名者、明代中醫藥學著作《滇南本草》作者蘭茂。
“見手青”之名的由來是其菌體一旦被觸摸,受壓的接觸面分泌出的汁液會氧化成青紫色。其實菌體不止有分泌青色汁液的,還有變粉、黃、紅、紫、黑等多種外觀色彩的。普通人難以分辨它們的準確種屬,就按照顏色把它們叫成紅見手、白見手、紫見手、粉見手之類。采獲量最大的淺色和紅色見手青被當地人統稱為蔥菌,分為白蔥菌(淺色見手青)和紅蔥菌(紅色見手青)兩大類,名稱由來也很簡單——這類菌子散發出的氣味接近蔥的味道。
其實紅見手也包括好幾種牛肝菌,蘭茂牛肝菌是其中之一。見手青種類復雜,并不是全部有毒。但是,蘭茂牛肝菌有毒眾所周知。
“紅蔥”到底能不能吃
中毒機制還不明確 毒素可能對內臟造成損害
楊祝良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在云南各地的野生菌市場,蘭茂牛肝菌祖祖輩輩都有銷售,在牛肝菌等野生菌中,它是最貴的一種,當地人都喜歡采購、烹調和食用,覺得味道好、口感好。“但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發現它是有毒的,特別是對有些易感人群,若烹調不當,食后會導致中毒。”
到底怎樣吃紅蔥不會中毒?其實云南當地人也不清楚。有人說加大蒜炒可以解毒,有人說加蔥炒會中毒,劉駿杰認為這都沒有科學依據。
蘭茂牛肝菌中毒后有可能導致“見小人”之類的幻覺,這一特點反而讓一些人覺得好玩,甚至為了追求“見小人”而去吃它,這種行為是極不可取的。它和很多毒蘑菇一樣,不同的人吃了可能反應不同,有人沒事,有人可能會出大問題。
吃紅蔥沒有出現中毒癥狀,并不代表它的毒素在烹制加工中消失了。楊祝良說:“根據我們多年的調查,有這樣一種現象——上次食剩的紅蔥菜肴,下次再食前,多數人圖方便,將其放在微波爐里面加熱30秒至1分鐘,然后食用,這往往會導致中毒。”
劉駿杰指出,對于紅蔥的毒素目前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具體的中毒機制還不明確。吃紅蔥中毒出現“見小人”的幻覺其實只是少數,它的毒素可能對肝、腎等內臟造成損害,更多是導致頭痛、惡心、腸胃炎、上吐下瀉等癥狀,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已經發布了多版圖文并茂的《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楊祝良告訴記者,在該所最新發布的《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中,已經將紅蔥列入了毒菌的范疇,建議不采摘、不收購、不加工、不食用,“希望引起大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