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日晚,東方集團發布澄清公告稱,目前公司海水提鋰、提溴技術尚未進行中試,產業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公告稱,近日有媒體報道公司于7月5日接待部分機構投資者現場調研溝通交流內容,主要涉及公司海水提鉀相關技術和試產情況、相關項目產業化進程等內容。
東方集團表示,目前,公司已在廈門東方銀祥油脂有限公司廠區建成海水提鉀中試車間,生產能力為氯化鉀銨50公斤/天或氯化鉀25公斤/天,公司從海水中提取的氯化鉀樣本所檢項目符合GB/T37918—2019《肥料級氯化鉀》要求,達到粉末結晶狀Ⅰ型級別。公司正在積極推進一期年產20萬噸氯化鉀項目,已初步選址為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鴻山鎮。項目一期計劃2022年下半年開始建設,2023年年中將實現達產。公司將按規定履行審批、披露程序后啟動建設。
同時,東方集團擬在海水提鉀項目基礎上,積極推進海水提鋰、溴技術及產業化研究。不過,公司指出,目前海水提鋰、提溴技術尚未進行中試,產業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東方集團就上述事宜提示多項風險,包括:海水提鉀項目工程建設尚未正式開展;未來氯化鉀價格存在波動風險;海水提鉀項目未來營業收入、凈利潤尚存在不確定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集團6日股價逆市漲停,報收3.12元/股。
年報顯示,東方集團核心主營業務為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產業,已建立集種植基地、高科技示范園區、稻谷加工園區、油脂及豆制品加工、農業科技研發、糧油貿易、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此前于7月5日,東方集團接受包括券商、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調研,公司介紹了海水提鉀相關技術和試產情況、相關項目產業化進程、上市公司總體經營情況和發展戰略等內容。
東方集團在調研中表示,公司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袁俊生教授團隊在海水提鉀核心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使海水鉀富集達150倍,實現了海水提鉀成本過關,所提取的氯化鉀可作為鉀肥和工業原料廣泛使用,又可作為食品添加劑等工業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