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AMC系證券公司信達證券闖關A股IPO成功。
日前,證監會披露的發審委會議審核結果顯示,信達證券首發獲得通過。至此,排隊一年半之后,信達證券或將成為繼東興證券之后第二家AMC系上市券商,以及A股第50家上市券商。
盡管已經過會,但信達證券近期頻頻暴露的風控問題依舊值得關注。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信達證券已經領到監管部門開出的8張罰單,其中公司法人、董事、總經理祝瑞敏也分別在今年4月和6月兩次被監管約談,主要涉及公司在開展ABS及投行業務方面存在的內控漏洞。
長江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在信達證券的投行板塊中,股權融資業務尤為薄弱,而財務顧問和投資咨詢業對于關聯方的依賴程度較高。
2017年至2019年,信達證券連續三年IPO顆粒無收,2020年和2021年分別完成2單和1單保薦項目。截至2021年末,信達證券母公司投行部門共有94名員工,這就意味著,公司94人投行團隊五年僅完成3單IPO項目。
屢收罰單總經理兩次被約談
沖刺IPO前后,信達證券屢次因內控合規問題被罰。
招股書顯示,2019年和2020年,信達證券共收到2次行政處罰,處罰機構分別為央行福州中心支行和營業管理部,處罰內容分別為公司未按規定識別客戶身份、未調整客戶風險等級、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的違法行為等。
與此同時,2018年至2020年,信達證券三次被深圳證監局采取監管措施,監管內容包括通過不具有基金銷售資格的公司銷售資產管理計劃、未真實公允計算資管計劃凈值等。
在發審委會議中,監管部門提出的第一大問題就是關于信達證券被處罰的情況。監管部門要求信達證券說明相關行政處罰和監管措施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相關內控措施是否健全有效。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招股書披露情況之外,今年以來,信達證券的罰單也是收到手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內監管部門對信達證券及相關責任人共開出8張罰單,其中公司總經理兩次被約談。
具體而言,今年1月,信達證券蚌埠淮河路證券營業部由于違規銷售金融產品、對員工執業行為缺乏有效約束,管控不到位等問題,營業部和時任營業部負責人均被安徽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今年4月,信達證券被北京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措施,主要原因為信達證券存在開展ABS業務過程中未建立有效的約束制衡機制,ABS業務開展環節違規,風險管理缺位,部分ABS項目存續期信息披露不完整,投行業務合規人員配備不足、薪酬管理不健全,投行業務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等問題。同月,信達證券下屬營業部被遼寧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今年6月,信達證券因存在未完成香港控股平臺的設立、返程參股公司建信國貿(廈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未完成清理等行為,被證監會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
不僅如此,在被北京證監局出具罰單的同時,信達證券法人、董事、總經理祝瑞敏也在同月被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原因在于祝瑞敏作為時任直接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同時為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和管理責任。今年6月,信達證券被證監局責令改正,祝瑞敏再次被監管約談。
IPO承銷薄弱投行業務依賴關聯方
作為國內四大AMC之一中國信達下屬的證券公司,信達證券此次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9.729億股,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增加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
作為一家中小型券商,2018年至2020年,信達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59億元、22.23億元、31.6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995.74萬元、2.1億元、8.2億元,呈逐年增長趨勢。
各報告期內,信達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分部分別實現收入14.07億元、13.37億元、16.4億元,占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4.81%、60.13%、51.84%;自營業務收入分別為-0.17億元、4.06億元、4.16億元,占比-1.03%、18.28%、13.14%;投資銀行收入分別為3.07億元、2.3億元、5.42億元,占比18.48%、10.36%、17.14%。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信達證券的投行板塊中,股權融資業務尤為薄弱。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作為主承銷商的IPO項目數量連續三年均為0。直至2020年,信達證券IPO項目才實現0的突破,公司作為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完成2單IPO項目,3單再融資項目。
年報顯示,2021年信達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8.03億元,同比增長20.27%;歸母凈利潤11.72億元,同比增長42.95%。報告期內,信達證券投行業務凈收入4.4億元,全年保薦的IPO項目只有三友聯眾一單。
截至2021末,信達證券母公司投資銀行部門共有94名員工。換言之,信達證券94人的投行團隊在近五年時間內僅完成3單IPO保薦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信達證券的投行板塊其他業務對于關聯方的依賴程度較高。2018年至2020年,信達證券對關聯方的財務顧問收入分別為6911.61萬元、4902.77萬元、5494.01萬元,占財務顧問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02%、69.85%、65.51%。
此外,各報告期內,信達證券對關聯方投資咨詢業務的收入分別為5314.97萬元、4676.06萬元、4528.06萬元,占同期投資業務總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85.54%、75.21%、40.6%。
對于這一問題,發審委會議中,監管部門也重點關注,要求公司說明關聯交易發生的必要性、定價依據及公允性,是否存在關聯方向發行人輸送利益的情形,是否存在多項業務嚴重依賴關聯方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