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寧德時代正式發布了麒麟電池。該電池包應用了第三代CTP技術,在相同的化學體系、同等電池包尺寸下,高鎳三元版麒麟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250wh/kg,麒麟電池包的電量相比特斯拉4680系統可以提升13%。
此前一段時間,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超過三元的消息不絕于耳,隨著麒麟電池正式發布,三元電池有望卷土重來實現“逆勢”。當日,海陸重工(002255.SZ)作為純正三元電池概念股漲停,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攜手金川集團 前瞻性布局切入三元電池領域
(相關資料圖)
今日海陸重工股價漲停,有媒體歸結為光伏個股異動情況。實際上,海陸重工已經前瞻性布局切入三元電池領域,成為純正的三元電池概念股。
2022年4月29日海陸重工發布公告,公司與金川集團簽署設立合資公司協議,開展新能源動力電池用硫酸鎳、三元前驅體等產品的生產、經營業務。 合資公司成立時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五億元,其中,金川集團的股權比例為60%,海陸重工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比例為40%。合資公司分兩期建設6萬/噸年鎳量動力電池用硫酸鎳產品生產線,后續建設三元前驅體產品生產線。
資料顯示金川集團發力三元旗下擁有多條三元前驅體(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前端產品)生產線,并在三元前驅體量產自動化集成控制、低雜質含量前驅體制造、高產能三元前驅體合成等生產技術和設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聚焦鎳氫,金川集團旗下精煉加壓系統優化提升技術改造項目、電池級硫酸鎳項目擴能改造項目等一批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配套項目正加快建設,建成后將為產業下游精加工、產品高端化等方面提供可靠保證。
近年來,金川集團牽頭制訂鎳鈷錳三元素復合氫氧化物國家標準、制訂四氧化三鈷有色行業標準,并成功獲批國家鎳鈷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性能電池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發展前景廣闊 海陸重工有望打開新增長極
華西證券指出,短期來看,三元材料與磷酸鐵鋰需求分化、應用定位清晰。三元電池與鐵鋰電池的價差縮小,且技術升級空間較大,成本有望不斷下探,景氣度持續向上。中長期來看,高電壓和高鎳化趨勢明確,性能要求提升將推動正極材料格局逐步清晰,看好三元電池及正極材料、前驅體等環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實際上當前頭部企業市場份額相差無幾,競爭激烈,目前行業內沒有絕對的龍頭。2021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為562.4GWh,,同比增長91%;中國鋰電池出貨量為324GWh,同比增長104%,占全球的市場份額由2020年的53.8%上升到2021年的57.6%,上升了3.8個百分點,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國。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預計,2022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有望超過600GWh,同比增速超80%,2025年有望超過1450GWh,未來四年復合增長率超43%。2021年我國正極材料產值達1419.1億元,較2020年的733億元同比增長了123%;2016-2021年,我國正極材料產值規模持續擴大,年均復合增速達46%。
分析指出,隨著海陸重工后期6萬/噸年鎳量動力電池用硫酸鎳產品生產線,以及后續建設三元前驅體產品生產線等投產,海陸重工也有望打開新的業績增長極。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