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一名17歲的危重心肌炎的患者在玉溪市人民醫院經歷生死一線后成功獲救。救治過程中,體外膜肺氧合(ECMO)這一新技術的運用在生死攸關的救治關卡中體現重要作用。
(相關資料圖)
據悉,該患者因“重癥心肌炎”入住心內科CCU病房。18日中午11點左右患者突然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持續室性心動過速,血壓完全測不出,整個人呈現全昏迷狀態,并出現循環呼吸衰竭。
“當時患者整個人都快不行了,循環呼吸衰竭,室性心動過速,基本沒有意識。我查看之后就想,一定要上ECMO,這樣患者可能還有一線生機;如果不上,可能最多幾個小時,人就沒了。”心內科副主任楊明說。
為救治該患者,心內科團隊一方面迅速聯系醫院重癥醫學科,通過重癥醫學科緊急聯系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院重癥醫學科團隊,對該患者病情進行緊急對接,請求對患者開展“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技術支持;一方面為穩住患者病情,聯合醫院重癥醫學科、急診醫學科、醫學影像部等科室展開對患者生命搶險的最后保障,等待技術支援。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院重癥醫學科團隊到院后,立即對該患者開展體外膜肺氧合技術,使患者在“人工肺”支持下維持生命,獲得一線生機,危重的病情逐漸向好的一面轉變。至當天晚上20:00左右,患者安全轉運上級醫院,后續經積極治療,病情平穩,為原發病進一步治療創造了必要條件。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技術,簡稱“ECMO”。是將血液從體內引到體外,經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體外循環機將血液回輸人體,對嚴重循環、呼吸衰竭的病人進行有效支持,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為原發病的治療,以及心功能和肺功能的恢復贏得寶貴時間。技術開展所需的儀器,醫院已購置到位,此次投入使用,不僅是醫院危重癥救治水平發展的又一次新的突破,也是該項技術在玉溪市人民醫院的首次亮相,將造福廣大有需要的患者。
通訊員?| 王勁松? 李燕萍? 楊明
圖片 | 陳亞男
編輯 | 李嵐
排版 | 吳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