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的成功密碼
來源標題:中國高鐵的成功密碼
9月14日11時30分,G8491次列車駛出梅州西站,龍龍(福建龍巖至廣東龍川)高鐵廣東梅州西至龍川西段開通運營,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其中高鐵超4.6萬公里,分別較2012年底增長64.2%、392.2%,中國鐵路的路網規模、質量和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客貨運輸、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安全業績等主要指標穩居世界前列。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提出:“讓中國成為擁有10萬英里(約16萬公里)鐵路的現代化強國。”建設16萬公里鐵路,這個100多年前提出的設想已經在新時代走進現實。
7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人民鐵路事業迎來曙光。成昆鐵路翻越崇山峻嶺、青藏鐵路鋪進雪域高原、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福廈高鐵建成投用……一條條鐵路相繼開通,“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形。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了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情況。
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國鐵集團發展和改革部副主任李敬偉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建設進入快車道,年均投產高鐵新線3000公里以上,成功建設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這張高鐵網,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運營里程世界最長。目前,中國高鐵營業里程超4.6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其中,時速300—3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2萬公里,占比為43%;時速200—2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2.6萬公里,占比為57%。
商業運營速度世界最快。目前,在京滬、京津、京張、成渝、京廣高鐵等線路上,復興號高速列車實現最高時速350公里高標運營。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實現高鐵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的國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
網絡通達水平世界最高。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中國高鐵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嶺、通達四面八方,“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高鐵已覆蓋全國96%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香港進入全國高鐵網。
中國高鐵網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極大拉近了時空距離,方便了人民群眾出行。中國幅員遼闊。高鐵大幅壓縮時空距離、強化區域聯系。與高鐵開通前相比,北京到上海的運行時分由12小時左右縮短到最快4小時18分鐘,北京到廣州的運行時分由21小時左右縮短到最快7小時16分鐘。中國人的出行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坐著高鐵看中國”成為廣大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實寫照。
加強了地區間的聯系,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高鐵加強了東、中、西部、東北地區的交流,有力促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一體化發展,加強了城市群聯系,促進了城鄉融合,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催生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促進了沿線產業發展。高鐵促進了旅游經濟發展,催生“高鐵+旅游”等新產業新模式,例如張吉懷、貴南高鐵開通后,湖北恩施、貴州荔波等多地旅游客流“井噴式”增長。
提供了繁榮發展新動能,讓流動的中國更具活力。四通八達的高鐵網讓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更高了、時間成本更低了、生產要素重組更便捷了,產生了高鐵“乘數效應”,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動能,讓流動的中國更具繁榮發展的活力。
自主創新的成功范例
今年6月24日,“復興號高速列車”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中國自主創新成功的一個范例就是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
國鐵集團科技和信息化部網信安全總監劉大為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桿。國鐵集團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鐵路科技創新,持續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標志性的科技創新成果,進一步鞏固和增強了中國鐵路世界領先地位。
深化工程建造技術攻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和先進的鐵路網。掌握了各種復雜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下鐵路建設成套技術,建成了滬蘇通長江大橋、平潭海峽大橋等一批世界級大跨度橋梁,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等長大隧道工程。
研制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關鍵技術裝備。成功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主要性能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世界最高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成功研發完全自主化的CTCS-3級列控系統,在印尼雅萬高鐵成功應用;研發新型列控系統,并進行試驗試用。掌握智能牽引供電成套技術,為世界最大的高鐵網提供了強大的電力供應保障。
全面掌握復雜路網條件下長距離運行的鐵路運營管理成套技術。在安全運營方面,成功研發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形成鐵路各專業綜合監測檢測體系,建成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監測、地震預警等防災減災系統,構建形成了全方位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在運輸組織方面,掌握世界最復雜路網條件下鐵路列車運行圖計劃編制技術,在滬杭高鐵實現3分鐘列車追蹤間隔運行,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回答“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成功密碼是什么”的提問時,劉大為介紹,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二是始終堅持目標導向,緊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面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矢志瞄準世界一流水平;三是始終堅持發揮國鐵集團行業領軍企業作用,組建鐵路科技創新聯盟,統籌國際國內市場資源,開展一體化創新,形成強大合力;四是始終堅持自立自強,牢牢把握戰略主動,夯實技術創新根基,推進系統全域迭代創新;五是始終堅持“創新鏈”“產業鏈”雙鏈融合,將技術創新貫穿產業發展始終,有效帶動高鐵全產業及上下游相關產業迭代升級。
世界上公認最安全的鐵路
國鐵集團運輸部副主任陸海洲說,與世界其他國家鐵路相比,中國鐵路具有運營里程長、速度高、運輸密度大、運輸組織和運營環境復雜等特點,安全責任更重、安全壓力更大。
國鐵集團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動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風險轉變,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全要素全過程管控。建立健全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部際聯席會議、“雙段長”、護路聯防安全穩定等工作機制,加強鐵路安全環境綜合治理,為鐵路安全運行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深化鐵路安全基礎建設,提升基礎設施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以來,國家鐵路直接用于保障安全生產的費用近萬億元。廣泛運用地震預警、防災減災等先進技術,加快構建高可靠的現代化鐵路安全保障體系,研發了多個專業綜合監測檢測體系,建成了自然災害、異物侵限、地震預警等防災減災系統,確保了鐵路安全持續穩定。
2012年以來,中國鐵路沒有發生重特大鐵路交通事故,鐵路運輸安全進入較為穩定的歷史時期。2023年中國鐵路交通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較2012年分別下降75%、79%,是世界上公認最安全的鐵路。
“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
國鐵集團貨運部副專員周世暾介紹,中歐班列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國鐵集團牽頭建立國內國際協調機制,加強鐵路國際運輸合作,與沿線國家鐵路部門攜手,共同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臺,打造了富有韌性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為中歐經貿往來注入了強勁動能。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9.6萬列,發送貨物939萬標箱,運輸貨物貨值約4000億美元。
開行規模不斷擴大。從2016年統一品牌至2023年,中歐班列年度開行數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萬列,增長近10倍,年運輸貨值由80億美元增長至567億美元,貨運品類擴展至53大類5萬余種。
通道能力持續增強。西、中、東三條運輸主通道運輸能力大幅提升,中歐班列已聯通中國境內123個城市,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
運行品質穩步提升。中歐班列國內段日運行里程可達1600公里、國外段可達1000公里,單列平均運量較開行之初提升34%以上,中國與歐洲間鐵路運輸時間較開行之初普遍壓縮5天以上。開通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線路17條,累計開行468列,全程運行時間較普通班列平均壓縮30%以上。研發投用95306數字口岸系統、中歐班列信息集成平臺,積極推廣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模式,中歐班列全程通關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
輻射效應日益凸顯。中歐班列讓更多電子產品、家電、新能源汽車等“中國制造”產品以更快速度、更優價格到達歐洲,給歐洲消費者帶來福利,也為歐洲生產商和貿易商進入中國市場開辟了貿易新通道。
中歐班列有力帶動了中國內陸城市的對外開放,一些不靠海不沿邊的城市依托中歐班列,逐步發展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中歐班列助力重慶外向型產業產值實現年均30%的增長,為成都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鄭州現代化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助推義烏實現從“買賣全國”到“買賣全球”的轉型升級。
中歐班列催生了許多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產業園區,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德國杜伊斯堡港因中歐班列的開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中歐班列的開行讓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站業務量成倍增長,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成熟的建設、管理和運營經驗
在回答本報記者的相關提問時,國鐵集團國際合作部副主任鮑忠慶說,國鐵集團充分發揮鐵路行業和企業層面牽頭作用,協調國內設計、施工、監理、運營、金融等企業形成合力,運用中國鐵路成熟的建設、管理和運營經驗,積極推動“一帶一路”鐵路基礎設施聯通,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中老鐵路、雅萬高鐵運營良好,匈塞鐵路進展順利,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按期開通。
中老鐵路2021年12月3日開通運營。開通運營近3年來,客貨運輸呈現量質齊升態勢,國際黃金大通道作用日益顯現。老撾段日均開行旅客列車從開通初期的2列增至目前的10列,跨境貨物列車每日開行數量由開通初期的2列增至目前的14列。
截至2024年8月底,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近3900萬人次,其中跨境旅客27.3萬人次;累計運輸貨物4400萬噸,其中跨境貨物突破1000萬噸。中老鐵路貨物運輸覆蓋老撾、泰國、越南、緬甸等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品類由初期的橡膠、化肥、百貨等1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汽車、冷鏈水果等2900多種,貨物價值超百億元。
中老鐵路的成功穩定運營,開啟了老撾鐵路運輸新紀元,憑借鐵路運輸速度快、運載能力強、安全性高、運輸成本低的特點,極大方便了老撾人民,實現了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助力老撾完成了“陸鎖國”變“陸聯國”的夢想。老撾烏多姆賽省農林廳副廳長蓬巴色·本雅沙瓦表示,“中老鐵路為烏多姆賽的商品進出口創造了十分便利的條件,當地百姓熱衷于種植出口作物;本地及外國企業家也熱衷于興辦農業產業園,提高農產品種植效率。”家住瑯勃拉邦的普杜拉·賽雅提,因工作需要經常要跑萬象,她說:“以前從瑯勃拉邦到萬象汽車要12小時,現在鐵路只要2小時,從未感受過這樣的便捷。”
在體驗到鐵路安全、便捷、運量大、全天候運輸優勢后,眾多關聯企業紛紛入駐萬象、瑯勃拉邦、納堆、磨丁等車站周邊,鐵路帶動沿線各類產業蓬勃發展。老撾國會副主席宋瑪·奔舍那表示,“中老鐵路通車為老撾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各地民眾、各個企業都從中受益,省時又便捷,帶動老撾經濟邁向了一個更高的新臺階。”萬象市哈賽豐縣東蓬禾村副村長維顯說:“以前靠天吃飯,現在經濟來源更穩定了,不時還有投資者來村里考察。村民們紛紛要在鐵路沿線開餐館、開旅館。老中鐵路給國家帶來很多好處,為普通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
雅萬高鐵2023年10月17日開通運營。開通運營近1年來,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由開通初期的14列增至高峰期的52列,單日最高旅客發送量2.4萬人,列車上座率最高達99.6%。截至2024年8月底,累計安全運行超200萬公里,發送旅客近500萬人次,客流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雅萬高鐵開通后,雅加達至萬隆通行時間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多分鐘,極大便利當地民眾出行,增加百姓就業機會,帶動沿線城市發展,為印尼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2022年3月19日開通運營。項目開通兩年多來,運營安全平穩,累計發送旅客超880萬人次,極大便利了沿線民眾出行,使塞爾維亞一舉跨入高鐵國家行列;諾維薩德至蘇博蒂察至邊境段今年4月25日實現鋪軌貫通,9月2日完成接觸網送電,計劃今年年底實現塞爾維亞境內全線開通運營。與此同時,匈牙利境內段建設也在有序推進,預計年內完成鋪軌。
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項目2020年10月25日建成開通,項目開通以來,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影響、市政電網頻繁波動、長期大霧天氣等多重考驗,實現了安全便捷、舒適環保的運營目標,成為中巴友誼的新名片。
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革,關鍵在于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為中國鐵路事業行穩致遠、領跑世界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關鍵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國家部委、地方黨委政府大力支持鐵路事業發展,國鐵集團作為中國鐵路行業領軍企業,當好鐵路產業鏈創新鏈“鏈長”,匯聚骨干企業、高校、智庫、科研機構等單位的優勢資源,形成了推動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鐵路發展道路;關鍵在于中國鐵路“一盤棋”“一張網”的管理優勢,保持鐵路規劃的穩定性、連續性,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實施運輸集中統一指揮,各專業、各層級、各工種的高效融合和協調聯動,極大提升了中國鐵路運輸能力、綜合效率和現代化水平。
下一步,國鐵集團將勇當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火車頭”,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國鐵路的世界領先優勢,為世界鐵路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標簽:
相關閱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能源局: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96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
9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96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 9%。...
2024-09-20 -
-
-
-
-
-
-
-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中秋假期盤點:文旅消費升溫 市場活力釋放
- 國慶假期出境游升溫 國際機票預訂量翻倍增長
- 縣城“追月”帶動文旅 如何接住反向旅游流量?
- 2024年中國旅游百強縣、百強區名單正式揭曉
- 北京:夜游推薦榜單提供詳盡豐富夜間文旅指南
- 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期間將舉辦超3600項活動
- 國慶長線旅游市場熱度攀升 “體育+旅游”火熱
- 1100萬人次!我國入境旅游恢復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 連休7天!今年國慶節放假時間及調休安排來了
- 2024德化國際陶瓷文化周舉辦
- 北控環保人:創新半刻未停 實效全面突進
- 8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以跌為主”業內:預計房企將加大促銷力度
- 樓宇與信心一起“長高”
- 四大一線城市中,只有上海新房價格漲了
- 房屋體檢賽道火熱,企業搶抓市場機遇
- 市場表現平穩 購房者期待更多利好政策
- 新加坡再度出手給房價“降溫”
- 中秋樓市以放價迎放假購房者需要更多確定性
- 福建推行不動產登記“稅費同繳”
- 樓宇一棟棟崛起 信心一步步增強
- 存量房貸與消費貸經營貸利差加大“轉貸”中介忙得中秋沒放假
- 【圖解】8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9%
- 75年來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增長超200倍
- 京津冀合力打造氫能人才培養生態圈
- 追光逐新——光伏獨角獸華晟新能源的成長故事
- 日鐵收購美鋼案審查期延至美大選后
- 油氣國度挪威如何實現綠色轉型
- 固態電池產業化提速 多家產業鏈公司透露新進展
- 長江電力業績與股價齊升 進一步擴大國際業務版圖
- 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投產
- NBL總決賽第三場香港金牛主場逆轉取勝
- 歐冠綜合:巴薩不敵摩納哥 勒沃庫森勝費耶諾德
- 中網公眾開放日游玩攻略來了
- 馬龍、王楚欽、孫穎莎將出戰WTT中國大滿貫 9月26日至10月6日在北京石景山首鋼園舉行
- 朝、日會師U20女足世界杯決賽 給中國女子足球發展帶來新啟示
- 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世界第一不敵世界第十一 國羽男單一號石宇奇被淘汰
- 開學季奧運冠軍走進北大校園
- 國羽女雙高奏凱歌 “站在場上就是拼”
- 開學季奧運冠軍走進北大校園
- 國羽女雙高奏凱歌 “站在場上就是拼”
- 亞洲啦啦操錦標賽中國隊創佳績
- 孫丕宙張欣怡分獲男女全能冠軍
- 哈爾濱亞冬會報名創歷史新高
- 國足世界排名下滑至第91位,創近8年新低
- 2024中網將于9月23日開賽
- 北京國安9月20日晚客場挑戰梅州客家隊
- 吉林四平鮮食玉米市場走俏
- “讓騎手帶去干凈餐館”背后是觀念的錯位
- 陷入“美誠月餅”風波 “三只羊”被立案調查
- 社區共享食堂“叫好又叫座”
- 茶氨酸飲料真是“安眠神器”嗎?
- 全鏈條謀劃食物供給體系建設
- “抗炎飲食”走紅,真那么神奇嗎?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 嚴禁制售“特供酒”
- 設計研發費用超1.95億元,江南布衣“設計驅動”來真的
- 年輕人養生“新勢力”崛起 打開康養消費新空間
- 提升安全水平!《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公布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嚴禁制售“特供酒”
- 低成本“薅羊毛”?背后陷阱重重
- 一些大學生兼職做主播 小心踩進簽約坑
- 社保“第六險”如何推動“老有所護”?
-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 釋放快遞業活力
- 海量跨境電商如何秒通關
- 電子行業AI創新驅動發展
- 愛牙護牙 這些細節需注意
- 醫療科普重在去偽存真
- 推動重點領域便利支付
- 高利貸換了“馬甲”也是陷阱
- 聚會多吃喝過度 這些方法可緩解
- 熱銷的西梅汁飲料為何喝完會腹瀉?
- 掃地機器人灑掃“神通”仍需修煉
- 助力消費者識假防假
- 吃西梅能通便,是怎么回事
- 西梅表面有白色物質還能吃嗎
- 循此苦旅以達繁星 AS Dalio 2025春夏系列將于上海發布
- 本科生研究生人數“倒掛”,關鍵還在教育質量
- 父親平生第一次坐飛機:得勁!送兒到985大學報到
- 國家圖書館舉行“《只此青綠》中的傳統文化之美”講座
- 人民日報社與北師大共建強師工程服務站虞城站
- 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 教育部學位中心開展第七批“青春向黨,振興有研”——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活動
- 福建:調整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實施辦法
- 解鎖“午休躺睡”需加強政府統籌
- 京師全球暑期學堂首屆研修班舉辦
- 福建兩年改造五萬余間教室照明
- ATP成都公開賽頭號種子穆塞蒂:非常期待捧起冠軍獎杯
- 中國男籃熱身賽惜敗西甲球隊尤文圖特
- 特寫:中美青少年的鄉村籃球賽
- 杭州網球公開賽開拍 吳易昺將戰亞運“苦主”
- 亞冠精英聯賽:上海海港戰平柔佛新山
- 意大利足壇名宿斯基拉奇去世
- 歐冠:博洛尼亞悶平頓涅茨克礦工
- 王天一等棋手因買棋賣棋操縱比賽被終身禁賽
- 十五運公開征集志愿者服務口號和志愿者昵稱
- 哈爾濱亞冬會報名創歷史新高
- 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前瞻:與開放安徽雙向奔赴
- 遼寧營口舉辦“中醫藥文化市集”活動 民眾感受傳統中醫藥文化魅力
- 風暴潮黃色警報發布:渤海灣將出現60到120厘米的風暴增水
-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優化擴圍 規范開展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務
- 拿下全球90%訂單,中國造船業加速上探高端市場
- 結構性亮點持續涌現 彰顯我國經濟轉型成效
-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 央企重組整合進一步提速
- 財政部:2023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33929.6億元
- 中消會:食品企業要強化質量意識樹立品牌信仰
- 國家外匯局:未來我國外匯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 大藤峽船閘過閘核載量突破3億噸
- 國家發改委:1—8月份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83個,總投資6731億元
- 12秒下線一塊組件 AI“擔綱”光伏制造大腦
- 合肥新站高新區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 一瞬用上新疆電
- 數智技術助中阿能源合作提質增效
- 向海圖強 我國海洋產業欣欣向榮
- 新型電力系統:清潔高效又智能
-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迫在眉睫 挑戰幾多?機遇幾何?
- 蘋果開放iPhone 16系列員工購買通道 郭明錤:銷量低于預期證據
- 扎克伯格稱Meta與蘋果完全不同:不追求產品完美才推出
- X平臺繞開巴西互聯網供應商重新提供服務
- 新Mac及iPad即將登場!“果式更新”延續,配置擠牙膏
- C919 首次飛抵拉薩,國產商用飛機相聚青藏高原
- AMD蘇姿豐談與英偉達競爭:半導體行業容得下多家巨頭
- NASA科學家們解開火星“蜘蛛”之謎:源自干冰升華
- “接棒”一年后吳泳銘最新講話:阿里云將繼續降價
- 深藍L07核心配置信息公布 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SE
- 9月19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用絲綢和石墨烯制成的柔性電路即將問世
- 中秋假期全國攬收投遞包裹超27億件 月餅成為快遞市場“主角”
- 升級新產品 激發新動能
- 誰說賣不動?有商戶30萬件羽絨服一個夏天賣光!
- 交通大規模設備更新穩步推進
- 新華社快訊:美聯儲18日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50個基點
- 專注堅持 用馬拉松精神做企業
- 科赴中國攜行業伙伴支持《2024中國消費健康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 江蘇銀行北京分行全面開展2024年“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
- 江蘇銀行北京總部基地支行攜手社區舉辦“金融博物館”專場宣教活動
- 從62億元到21.68萬億元 財政實力持續增強
- 央行9月MLF操作常規性延后續做
- 銀行升級私行賬本:從賣產品到當管家
- 儲蓄型保險占據市場“C位” 分紅險成理財新寵
- “流量”帶動“銷量” 網紅經濟“激活”相機市場
- 我國數字貿易快速發展 呈現三大特點
- 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 富德生命人壽創新理賠服務提升保險溫度
- “流量”帶動“銷量” 網紅經濟“激活”相機市場
- 向“智”向“綠”:“齊魯糧倉”豐收在望
- 廣西隆安:“那文化”激活了這里的特色產業
- 廣西:多彩非遺煥發時代活力
- 看中原農業大縣中牟如何邁向文旅強縣
- 重慶奉節為臍橙裝上“產業大腦”
- 超市“掃碼”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北京重拳整治
- 機關大院停車場、食堂對外開放,"花式寵客"贏點贊!
-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潼南檸檬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