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囤優惠券點外賣、買二手手機、網購平替化妝品,踐行著精打細算的生活方式,這種表面上的“戰略性收縮開支”,實則是將省下的資金轉向其他領域——來自后浪研究所的調查顯示,近7成受訪者承認在特定方面增加了開支,其中00后群體中有8成存在這種現象,印證了“越年輕越舍得為興趣買單”的規律。
地域差異展現出有趣的反差,武漢、蘇州、長沙等新一線城市的開支增長幅度超越傳統一線城市。年輕人將節省的日常消費轉化為演唱會門票和旅行基金,正如武漢網友調侃“熱干面省下的錢都投給了Livehouse”。
最舍得為體驗和成長投資
盤點過去一年年輕人的消費情況,一個關鍵詞是“體驗至上”。對他們來說,“體驗”是一種即時滿足的感覺,為情緒買單,為快樂付費。不管消費的是到手的產品還是一段暫時性的服務,消費的意義終究在于“是否值得”,花出去的價值能不能收回匹配的情緒價值。
調查顯示,年輕人舍得投資的領域主要分為四類,以人數占比排序,從高到低依次是體驗消費、個人成長、生活方式、興趣愛好。其中每個大類占比最高的分別是旅游、知識付費、服飾和游戲。
在開支結構上,毫不意外,“旅游”在體驗消費中實屬頂流。近半數人將資金傾注于旅行,Livehouse、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性質的體驗也是絕對排得上TOP2。2024年不少重量級歌手開啟全國巡演,四面八方來的年輕人讓當地文旅忙得不亦樂乎。甚至有“一場演唱會帶火一座城”之說。
個人成長方面,知識付費、健身塑形、工作技能提升(如編程、PS)、教培、心理咨詢是年輕人最舍得投資的領域。這一領域知識付費最“燒錢”,2024年,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相關教程課榮登C位。當然,充實精神的同時也不忘強健肉體,不少人都把下班后的時間貢獻給了“健身塑形”,瑜伽、普拉提成了2024年的新晉網紅運動。
在生活方式上,年輕人對吃穿從不吝嗇,買漂亮衣服高居“投資”榜首。并且,下館子和續命的咖啡也得跟上。沒想到的是,養生也擠入了TOP5,隨著職場工齡增長,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上心了。
在興趣愛好領域,游戲、3C數碼、音樂、寵物、攝影高位登榜。95后可以為酸奶能否便宜五毛錢打開三個比價軟件,卻在游戲皮膚和電子產品更新上毫不手軟,呈現出“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的心態。并且,自己可以“窮養”,但寵物是家人,必須過上好日子。
沖動消費易“翻車”要反省
過去一年,年輕人對各類支出的滿意度呈現明顯差異。在調研中,觀看話劇、音樂劇等演出成為認可度最高的選擇,緊隨其后的是健身塑形、垂釣活動及沉浸式娛樂項目。有趣的是,曾被視作“老年專屬”的釣魚倒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而旅行依然是經久不衰的熱門選項。
在后悔榜上,“心理咨詢”成了頭一名,可能付費的心靈“按摩”并未能起到期待中的效果。還有不少人在文玩圈、二次元圈“翻車了”,高價購入的文玩手辦最終在二手平臺折價轉手。這種沖動消費帶來的經濟壓力,促使越來越多人開始審視非必要開支。從性別維度觀察,男性消費呈現兩極分化特征,他們在日常餐飲方面精打細算,但對電子產品等特定品類堅持高標準投入;女性群體則普遍展現出更穩定的消費增長態勢,僅13%表示全年支出未有明顯變化。
各年齡層喜好代際鮮明
除了上榜項目,數據還揭示了各年齡層的特色投入方向:例如00后傾向個人護理與彩妝,95后關注品牌服飾與潮流玩具,90后則將資金更多用于家居裝飾與特色服飾領域,展現出代際鮮明的消費圖譜。
“當我跟著00后買東西……好便宜,好好用!”博主朵兒分享了她被00后外甥女種草的彩妝單品:一根看似普通的眉筆,末端自帶修眉刀,旋轉刀頭后,又有一把隱藏的眉刷“轉”了出來。00后的女生們在挖掘寶藏美妝單品方面頗有心得,多種顏色疊摞的“別墅腮紅”、瓶蓋暗藏遮瑕的粉絲液……這些讓90后直呼“超前”的美妝單品一度登上社交平臺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