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永州日報記者? 唐斌
八月驕陽似火,正是建設施工的“黃金期”,在永新高速公路建設現場,工人們頭頂驕陽,腳踏熱浪,奮戰在施工一線,掀起了一場戰高溫、保質量、保安全、趕進度的建設熱潮。
8月19日16時許,位于東安縣白牙市鎮小新田村的永新高速龍溪河特大橋施工現場,一根根近四五十米高的橋墩聳立在峽谷,施工人員在高空施工平臺上進行作業。項目二標段生產副經理沈文鉆介紹,龍溪河特大橋全長1088米,施工難度大,墩柱高、樁基深、耗時長,最高墩柱48.944米,最深樁基樁長30.5米,需要分段施工,加強技術力量確保質量。目前,龍溪河特大橋樁基累計完成86根,完成率為65.2%;系梁累計完成31個,完成率16.2%;墩柱累計完成554.197米,完成率為16.0%。
永州至新寧清江橋高速公路起于東安縣井頭圩鎮浸馬塘,設永州西互通接永零高速公路,終于回龍寺接白新高速、新新高速,連接湘桂周邊多個主要旅游景區。特殊的區位決定了這條道路對生態環保的高要求。據項目業主方介紹,項目在設計時有一套方案是通過隧道穿過舜皇山,但經過專家組討論后出于環保考慮,選擇了繞舜皇山外圍走線,全線在高山峽谷之間,共設橋梁62座,高架橋梁成為道路的主要特點。
距離龍溪河特大橋不遠處,了井塘3號特大橋已完成了5個橋墩蓋梁施工,為保障進度大橋單日最高樁基數量曾突破10根,橋梁不遠處的山頂,橋梁預制場及周邊路基段馬達轟鳴,推土機、壓路機、平地機等大型機械加足馬力作業,運輸車輛往返穿梭其中,各種材料設備接連到達現場,施工有條不紊進行。“經過前段的趕工,橋梁施工進展較快,接下來將繼續搶抓施工黃金期,加大橋梁下構的人員、機械設備投入,加快樁檢工作,提高橋梁下構進度,推動11月底前完成所有樁基施工。”項目二標段協調副經理蘇捷嘉介紹說。
為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項目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對鋼筋、水泥、石材進行有計劃的儲備,為第二天的混凝土出料做好準備。物資設備部每天對地材、鋼筋、水泥入庫及拌和站混凝土生產進行統計報備,使得原材料進出清晰,便于各項原材料管理,目前各項材料供應充足。
為保障現場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安全生產事故,項目部靈活調整戶外作業時間,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作息方式,盡可能縮短高溫戶外作業時間,并為施工人員配備裝有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品的“愛心小藥箱”。
為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安全管理部及時宣貫安全生產制度法規,針對不同崗位做好相關安全教育培訓,全面提高作業人員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持續開展安全巡查,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為施工生產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永新高速批復概算金額96.2億元,建設工期4年,項目主線全長64.413km,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設置6處互通式立交,匝道收費站4處,服務區2處,停車區1處,管養工區1處,監控分中心1處,交警、路政基地各1處。項目建成后,將與在建的衡陽至永州高速組成湘南新的橫向通道,構成與G60滬昆高速平行新的東西向出省通道,改變湘西南山區以縱向通道為主,缺少橫向通道的現狀,對完善湖南西部交通網和推動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有重大作用。同時,與G59呼北高速等項目共同在湘南和桂北地區形成一條連接桂林、崀山、永州及衡陽的省際旅游黃金通道,增強湘桂旅游資源的交流與協作,為大湘南文化旅游經濟圈創建良好的交通條件,有力推動湘南旅游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