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人才是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和技能型社會的重要支撐,是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兵器躍進機電公司科技開發部項目負責人劉妍清提出建議,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增強職業榮譽感,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人才支持。
劉妍清介紹說,我國的技能人才目前存在數量急缺、年齡偏大、結構不優、待遇偏低等主要問題。不少地區的制造業技能人才后備力量不足,年齡結構呈現“倒三角型”。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在于技能人才待遇不高,與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普遍偏低,社會地位不高,獲得感不強,年輕人畢業后不愿進工廠、不愿進車間已是普遍現象。
為此,劉妍清建議,一是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除了指導企業建立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和工作貢獻的工作分配機制以外,國家、省、市可根據該技能的需求,設立技能比賽,享受國家或省、市級技能人才津貼,同時將其納入政府高層人才庫中,納入地方人才獎勵范圍,有針對性地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二是提高技能人才社會待遇。在落戶、子女教育、住房、養老醫療等方面保障其權益。安居才能樂業,讓其心有所屬,讓技能得以積累和繼承。隨著產業轉型升級,自動化、信息化技術應用于生產日益成熟,對技能工人提出更高要求,只有解決了他們生活中的問題,才能讓他們一門心思干工作、提高技能水平。
三是拓寬技能人才的晉升通道。為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參與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機會,納入專業專家行列,從優秀技能人才中培養選拔干部,拓寬上升通道。同時,在專業性強的企業建立技能人才培訓站。部分專業技能可能應用不廣,但其技能需傳承,這部分技能可以根據需要在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進行專業培訓,推動技能培訓多元化,只有技能人才能實現體面勞動、舒心生活,工廠車間的崗位才能有吸引力,能夠有更多的人加入技能人才隊伍,筑牢制造強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