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茅臺經銷商,“酒類流通第一股”華致酒行(300755.SZ)近年來的業績青云直上。
日前,華致酒行連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致酒行”)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度增長,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速超80%。
資料顯示,華致酒行是國內領先的精品酒水營銷和服務商龍頭企業,目前擁有華致酒行、華致名酒庫連鎖門店2000多家,建立了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全渠道營銷網絡,公司來自茅臺、五糧液的營收長期占比達7成左右。
對于業績增長,華致酒行提到了定制精品酒及名酒銷售大幅提升,對銷售和利潤均有較大貢獻。
四季度表現亮眼
根據華致酒行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營收74.3億元-76億元,同比增速為50.36%-53.80%;實現歸母凈利潤為6.74億元-6.91億元,同比增速為80.61%-85.16%。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華致酒行在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尤為亮眼。根據公司2021年業績預告以及第三季度報告,測算出公司第四季度凈利潤在0.93億元-1.11億元之間,較2020年同期的0.53億元同比增長了一倍。
對于全年及四季度業績的爆發式增長,華致酒行表示,定制精品酒及名酒銷售大幅提升,讓銷售收入和利潤得以增長。
此外,在渠道端建設上,2021年第三季度,華致酒行將優質零售網點轉型成為華致名酒庫,門店數量穩步提升。隨著華致酒行門店的3.0升級迭代,門店質量也同步穩定提升。
僅從業績看,華致酒行足以讓資本市場對酒類流通行業“改觀”。拉長時間線來看,2015年-2020年,華致酒行營收由15.78億元增長至49.4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5.6%。凈利潤則由2016年的1.13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7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40%。
華致酒行為業績持續增長實施的措施也得到市場認可,股價表現強勁。根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股價從年初26.03元/股上漲至最高時的55.18元/股,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對此,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近年來國內白酒行業集中化趨勢明顯,特別是在疫情下,也帶動了酒商的專業化和品牌化,加速了行業分化過程。頭部酒商的品牌、渠道和上游的議價能力更強,優勢也在逐步體現”。
7成收入靠“茅五”
據悉,華致酒行是酒類流通領域的首家A股上市企業,公司入局酒水銷售領域較早,和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合作較深,目前主要產品為茅臺系列產品、五糧液系列產品,國外品牌則包括羅曼尼康帝、拉菲、奔富等。
2018年上市時,據華致酒行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上半年,白酒收入占公司整體營收的95%左右,其中尤以茅臺、五糧液系列酒占比最為突出,二者分別每年為公司貢獻近47%和40%的營收。這合計占比高達87%的營收貢獻,最終為華致酒行在資本市場上一舉打下了百億元市值。
雖然上市之后,華致酒行不再單獨公布茅臺、五糧液系列酒的收入占比。不過,此前2021年4月份,華致酒行董事長吳向東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茅五’等名酒營收占比仍高達70%”。
不過,一直以來,白酒銷售領域都是紅海市場。由于白酒銷售領域競爭充分,市場參與者眾多,因此行業大型企業市占率較小。以華致酒行為例,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公司2020年49.4億元的營收僅到達貴州茅臺同期營收的5%。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曾透露,國內酒類零售有多個業態,包括煙酒夫妻店、連鎖賣場、酒類電商和新零售等,但傳統模式占到90%以上,而其中小煙酒店的數量高達400萬家。
對此,白酒行業人士分析,目前國內白酒消費正在呈現品牌集中的趨勢,但與之對應的銷售渠道還停留在過去,從而形成了一種不對等,目前在國內各地,酒類銷售終端的專業化和連鎖化正在成為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