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浙江永康市總引導產業工人技術向“智”轉型(引題)
激活“數字”匠心 迸發“產改”活力(主題)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倜然 通訊員盧奕仿)“兩層料0.6毫米,我們要想辦法焊成0.5毫米,為此公司嘗試將生產線上的幾十臺機器接入數字大腦。”近日,浙江安德電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焦文國說,這樣的嘗試迫切需要數字人才,而永康市總工會對數字工匠的培養,正好滿足了企業對這方面的需求。
近年來,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總工會深入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積極推動產業工人技術迭代升級,向“智”轉型,努力培養造就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從2022年開始,永康市總工會大力引導企業將揭榜掛帥機制引入能級工資集體協商,要求企業對入選項目給予能級工資獎勵,并在技能等級評定、崗位聘用、職務晉升、評先評優中優先考慮揭榜者。目前,永康市各“產改”企業通過揭榜掛帥機制發布技術難題79個,有效解決35個,重點突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
同時,永康市總工會指導規上數字化工程服務機構建立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并建立數字經濟產業鏈勞模工作室聯動機制,有效促進數字經濟人才和企業共同發展。目前已創建提升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9家,培養孵化出一大批數字技術技能產業工人隊伍。2022年7月成立的新凱迪李心迪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就是其中一家。該工作室聚焦五金產業數字技術難點痛點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著力為五金產業數字化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6月,永康成立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學院。學院邀請高技能人才共同開發數字資源培訓課程體系,為職工搭建共享數字經濟新機遇的培訓平臺,打造覆蓋全產業鏈、凸顯工會元素的數字經濟生態圈,計劃培養數字經濟技能人才1萬人。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