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市場對鉆石飾品的需求正持續穩步增長,珠寶首飾行業集中度亦同步提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迪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阿股份”)憑借“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的宣傳口號迅速出圈,成功吸引廣大消費者。
5月20日,迪阿股份通過上市委審議,擬在創業板上市,目前尚未提交注冊申請。該公司本次IPO計劃募資12.84億元,用于渠道網絡建設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鉆石珠寶研發創意設計中心建設項目、補充營運資金項目等,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保薦代表人為胡方興、方逸峰。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該公司自身并不從事生產,產品全部委外加工完成,但委外加工商規模甚微,其中有不少至今仍未實際繳納注冊資金,且無參保人數,生產資質有待商榷。另外,招股書中高管黃水榮的信息與事實不符,稅收優惠問題也多次被深交所問詢,恐存信披違規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5月25日,時代商學院向迪阿股份發函問詢,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委外加工商疑云重重,產品頻現“質量門”
迪阿股份成立于2010年4月,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的品牌運營、定制銷售和研發設計,旗下擁有“DR”品牌,銷售渠道包括官方網站、小程序、天貓和京東旗艦店等,產品主要包括求婚鉆戒、結婚對戒及其他飾品。
據招股書,迪阿股份自身不從事生產加工環節,主要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進行采購并委外加工生產。報告期內,該公司向前五大委外加工商采購金額占比分別為78.93%、78.99%、73.78%,占比較高。
一般而言,企業不設置生產線而采用委外加工方式,能從一定程度減輕該公司的生產壓力,因此,委外加工生產模式被廣泛采用。不過,企業在選取委外加工供應商時,需重點關注該供應商的生產資質、企業規模等,以保障加工產品質量。
迪阿股份在招股書中稱,在委外加工商開發過程中,該公司一般會安排實地巡廠考察,并重點評估其產線配置、產能水平等因素,委外加工商的主要選取標準包括資質條件、生產工藝、設計開發能力、貨品交期、生產線控制等方面,確保能及時獲得滿足要求的產品。但事實是否如招股書所示?
時代商學院通過翻閱招股書以及企業工商登記資料后得到否定的答案。
2018—2020年,深圳市星寶緣珠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寶緣”)分別為迪阿股份第五、第四、第二大供應商,迪阿股份向該公司采購的金額分別為1938.2萬元、2489.78萬元、7583.72萬元,采購占比分別為8.35%、10.22%、16.32%。工商資料顯示,星寶緣的參保人數為121人,注冊資本為520萬元,但“實繳資本”一欄卻顯示為“—”,疑似尚未繳納注冊資本。
迪阿股份2020年第三大供應商——深圳市美恒誠珠寶首飾有限公司(2020年新增合作商),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5200萬元,實繳5200萬元,但參保人數居然為0。
2020年,深圳市華樂珠寶首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樂珠寶”)以5401.85萬元的采購金額成為迪阿股份該年度第四大供應商。2018年、2019年,迪阿股份向其采購的金額分別為74.34萬元、378.4萬元,分別位列迪阿股份第九、第六大供應商。2018—2020年,采購占比分別為0.32%、1.55%、11.62%,呈迅速上漲趨勢。但工商資料顯示,華樂珠寶注冊資本為3400萬元,實繳0元,參保人數為0。
可以看到,報告期內,迪阿股份主要委外加工商中,不少尚未繳納注冊資金,且參保人數為0,生產資質存疑。試問這樣的生產商是如何能進迪阿股份“法眼”并委托其進行加工生產鉆戒?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迪阿股份有4批次(合計5件貨品)抽檢產品在抽檢過程未能達標,出現貴金屬含量低于合同約定標準的情況;此外,在產品鑲嵌物料檢測中,有8批次(合計50件貨品)出現鑲嵌物料并非天然鉆石而是合成石的情況,質量問題頻頻爆雷,是否與委外加工商有關?
高管信息不實,稅收優惠前后不符
迪阿股份自稱委外加工商選取標準嚴謹,還曾實地考察供應商。但工商資料披露的供應商參保人數為0,與該公司規定的加工商生產線生產人員配備要求相差甚遠。此外,時代商學院還發現,迪阿股份的高管個人資料與事實存在一定差異,稅收優惠金額疑被篡改,信披真實性存疑。
招股書披露,迪阿股份董事、副總經理(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吉兼財務負責人黃水榮先生,曾與2004年12月至2012年2月任西隴科學(002584.SZ,曾用名:西隴化工)財務中心總經理、財務總監。
西隴科學于2011年6月2日在深交所上市,該公司于同年5月發布的IPO招股書顯示,黃水榮先生為該公司財務中心總經理,財務總監為謝俊源先生。2011年,西隴科學年報顯示,該公司財務總監因換屆變更為楊明貴,任職日期為2011年12月13日至2014年12月12日。
對比可知,黃水榮未曾任職西隴化工財務總監一職,迪阿股份招股書的高管信披內容與事實不符。
此外,深交所在三輪問詢中均針對稅收優惠向迪阿股份提出質疑。其中,在第二輪問詢回復函中,迪阿股份提到,2018—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1815.57萬元、6029.9萬元、1973.72萬元。其中,來自子公司戴瑞前海、深圳唯愛的所得稅優惠總額分別為628.18萬元、4919.24萬元、1505.66萬元,占比較高。
但在第三輪問詢回復函中,迪阿股份在模擬測算上述兩家子公司2018—2020年的稅收優惠對其業績影響的時候,稅收優惠金額分別為662.17萬元、4578.79萬元、4411.62萬元,占迪阿股份利潤總額的1.84%、15.79%、6.38%,其中2019年的金額與第二輪問詢存在明顯出入,占比相比第二輪問詢(20.79%)也顯著降低,疑似被人為調整,以減輕對母公司的業績影響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迪阿股份本次IPO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其于2019年保薦的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證監會終止注冊資格。恒安嘉新在官方聲明中稱,公司存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和內控缺失、未按招股說明書的要求對會計差錯更正事項進行披露兩大問題。
可以推測,中信建投證券在指導過程中并未嚴格履行其應盡的責任,最終導致恒安嘉新被終止注冊的悲劇。
無獨有偶,今年4月6日,中信建投作為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薦機構,對發行人商譽減值、關聯交易、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等情況的核查不充分,未按規定對發行人轉貸事項發表專業意見,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構成違規行為,被證監會公開批評,并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迪阿股份本次IPO保薦機構同為中信建投證券,迪阿股份回復函中財務數據疑似被人為調整、高管個人簡歷內容與事實不符,其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保薦代表人胡方興、方逸峰是否規范操作,勤勉盡責?
總結
迪阿股份銷售的鉆戒均價約為1萬元,屬于高檔消費品。然而,從該公司披露的信息中可發現,其產品均為委外加工生產,且加工商資質存在明顯問題,或導致品控不過關、質量難以保障。此外,招股書、問詢回復函披露的信息存在與事實不符、數據被篡改的嫌疑,其保薦代表人胡方興、方逸峰恐未盡履責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