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護膚到彩妝,化妝品產業正煥發蓬勃生機。當國產化妝品品牌悄然崛起,化妝品原料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正在浙江杭州舉辦的2025(第二屆)健康美麗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英文簡稱“HHB”)上,多名行業專家均指出,化妝品原料創新將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2025(第二屆)健康美麗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英文簡稱“HHB”)現場。浙江省健康產品化妝品行業協會供圖。
“近年來,國內化妝品原料國產替代力不斷提升。”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說。從該協會一組數據看,2023年中國化妝品原料市場規模達到619.09億元;預計未來將保持年均5%的復合增長率。
這得益于政策紅利的釋放。政策支持下,新原料發展迅猛。根據姚永斌分享的數據,2021年至2024年,我國新增備案原料數量分別為6個、42個、69個、91個(其中1個注冊);而1978年至2020年共審批僅14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國新增備案植物原料42個,首次超過化學原料(32個)。中國植物原料迎來“備案潮”。植物原料的“崛起”或許在浙江生態美妝實踐中可見一斑。
“貫徹‘兩山’理論,將植物原料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妝品,這一類產品我們稱之為生態美妝。”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督管理處處長吳暉闡釋道。
浙江正用一場“綠水青山”與“美麗產業”的“化學反應”,為化妝品原料突圍開辟路徑:發揮浙江省化妝品植物原料研究中心技術優勢,建立浙江特色化妝品植物原料數據庫,制定化妝品原料質量標準,指導梔子花、山茶籽等特色化妝品品種及原料開發利用,推進化妝品一二三產聯動發展……
地方政府也為產業培育“加碼”。在浙江特色植物原料核心產區之一的麗水蓮都,當地推出工業經濟、人才科技等產業“政策包”,打造“健康綠谷·東方麗都”產業園,全方位支持生態美妝創新和產業化。
“麗水古時稱為處州,蓮都作為麗水的中心城區,自1500年前起就種植白蓮。”吳暉表示,下一步,“處州白蓮”將成為當地推動生態美妝培育發展的核心品種。
諸如此類獨具地方特色的植物原料,正陸續進入化妝品行業,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在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考題”上,浙江不斷更新“答卷”。
“監管要提質增效優服務,企業要固本強基謀突破,行業要聚鏈成勢筑生態。”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嘉薇表示,不斷強化監管創新、壓實監管責任、優化監管服務,既“嚴管”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保障群眾用妝安全,又“厚愛”化妝品企業創新發展、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