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海特生物(300683.SZ)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87億元,同比增長71.69%;歸母凈利潤1887.2萬元,同比增長161.49%;扣非凈利潤813.81萬元,同比增長145.50%;報告期內,海特生物基本每股收益為0.15元,同比增長114.29%;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80%。
海特生物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雙輪驅動,以國家Ⅰ類新藥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為主要產品,實現業績驅動,不斷豐富創新藥管線,以生物創新藥推動公司持續發展;全資子公司天津漢康和荊門漢瑞以小分子CRO和CDMO為主要業務,積極拓展海內外客戶,業務增長迅速,在手訂單充足,實現公司業績驅動。
二季度凈利同比增長252.92%
報告期內,海特生物圍繞藥品制造和研發服務兩條經營主線持續開展工作,主營業務為大分子生物藥、小分子化學藥、原料藥與醫藥中間體的生產銷售,同時也為國內外的制藥企業提供制劑和原料藥的CRO、CMO和CDMO技術服務。主要產品為生物制品,包括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凍干粉針劑、多肽免疫調節和增強藥物等。公司控股子公司廈門蔚嘉主要產品為抗病毒類原料藥及中間體,主要產品有核苷類抗逆轉錄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等品種。
根據半年報,海特生物二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226.40%;歸母凈利潤1118.15萬元,同比增長252.92%;扣非凈利潤817.68萬元,同比增長198.48%。
產業布局方面,海特生物重點圍繞拓展神經系統、腫瘤科領域用藥的研發生產。全資子公司荊門漢瑞是一家API和原料藥CDMO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客戶提供原料藥和中間體工藝開發、優化及生產。目前,荊門漢瑞102多功能車間已經商業化生產,荊門漢瑞103抗病毒車間目前還在建設過程中,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竣工,漢瑞荊門一期建成后,反應體積將達到250立方米以上,反應釜從50L到10000L均有,可為客戶提供差異化CDMO服務。天津漢康和荊門漢瑞可為制藥公司和新藥研發公司提供從臨床前到商業化的研發生產一體化服務,包括制劑、原料藥(含醫藥中間體)的工藝研究開發、質量研究、安全性研究等定制研發服務,以及臨床前、臨床以及商業化不同階段、不同規模的生產服務。
海特生物表示,未來三年將在創新生物醫藥,小分子CRO、CDMO,高端原料藥等領域多方向發展。
校企聯合增強研發實力
海特生物是湖北省高新技術生物制藥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2010年,公司申請并獲批了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合作,聯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開展研究工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開展,有效帶動了公司新藥創新項目的研究工作,同時為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公司人才梯隊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今年上半年,海特生物的研發投入達到6050.34萬元,同比增長41.45%。公司參股子公司北京沙東主要從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工程創新藥物研發,目前正在研發國家一類新藥“注射用重組變構人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以下簡稱CPT),該藥主要應用于血液系統腫瘤、胃癌、結腸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屬于靶向基因工程抗腫瘤新藥。CPT是全球首個完成III期臨床試驗的針對TRAIL的死亡受體4和死亡受體5靶點的促凋亡激動劑,同靶點藥物目前國內外均無上市。CPT有多項發明專利保護,核心專利已被17個國家和地區授權,CPT項目多次獲得國家重大專項資助,包括2005年獲得863項目“十五重大科技專項”,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8年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課題資助等。
該公司技術中心2017年被湖北省科技廳認定為湖北省罕見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津漢康是專業從事藥物發現、研究、技術服務的高科技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天津漢康現有研發團隊數百人,其中碩博比例大于60%,尤其是在核心團隊中碩博比例更是高達90%。其中70%核心團隊成員均為公司自主培養,具有數十年從業經驗,團隊的平均項目開發經驗在五十項以上,多位研發總監更是具有百余項項目開發經驗。天津漢康開發產品已達400余件,臨床批件165件,生產批件43件,新藥證書26余件,其中包含創新藥3項,改良型創新10項。
報告期內,海特生物繼續從優化人才結構、搭建研發平臺和拓寬研發領域三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自主研發體系建設。公司為拓寬企業產品品類,在自主研發創新藥物的同時,先后立項開發多個小分子化學仿制藥/原料藥,目前均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