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省市縣三級聯動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武漢市武昌區、恩施州利川市、宜昌市夷陵區、十堰市茅箭區、襄陽市襄州區等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優異等次縣(市、區),分別介紹亮點成效和改革創新舉措。
“零號員工”助力企業發展
據介紹,近年來,武昌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全力推進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區域功能品質的整體提升,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估考核中名列前茅。
2021年,武昌區創新推行招商引資“零號員工”服務模式,為前來投資落戶的企業配備不占企業崗位、不拿企業薪酬的“零號員工”和“零號員工團隊”。這項工作從招商部門開始,向各職能部門延伸,把黨員干部作為企業的“零號員工”,將服務前置,以“自家人”的身份、用“保姆式”的服務融入企業。
去年華聯SKP落戶武昌,但因字號中含英文字母一時難以注冊登記。于是“零號員工”陪同企業負責人積極協調省市業務主管部門,通過細致周到的工作,收集外地同類公司注冊先例,取得了相關部門的理解支持,最后采取“一事聯辦”套餐服務,僅半天時間就完成企業字號審核和商事登記。
相關負責人表示, “零號員工”服務模式要求政府真正站在企業角度,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服務,快速掃清企業落戶發展中的障礙和問題。“零號員工”的舉措一方面體現出招商團隊服務意識的增強,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理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轉變。
2021年,“零號員工”們共助推中國碳排放權登記結算公司、友邦保險湖北公司等40個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簽約落地武昌,簽約金額達975億元。
這些改革創新舉措,既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也激發了市場活力。2021年,武昌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65萬戶,總量達14萬戶、居武漢市中心城區首位。
“店小二”精神引領大改革
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的同時,各地還堅持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推進政務服務改革。
恩施利川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辦事流程革命性再造,壓減事項20%,壓減時限88%,壓減材料35%,壓減環節12%,實現“辦事清單、流程掃碼全知曉”。不斷拓展高頻辦理事項領域。推進工程建設項目“五多合一”改革,實施并聯審批、多圖聯審、聯合驗收,率先在恩施州實現“四圖聯審”與“八驗合一”,助推項目審批再提速。
十堰茅箭組建了一只“紅色店小二”隊伍,在改進服務上開展“亮身份、亮承諾、亮服務”活動;在保障服務上通過“定事項、定時限、定標準”讓“紅色店小二”摸清企業需求,對企業訴求“心中有數”,從而采取有效改革措施,為營商環境疏堵點、破難點、除痛點;在監督考評上通過“辦事群眾評、市場主體評、專家團隊評”的方式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升級完善。
宜昌夷陵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了項目全周期動態管理,將全區262個項目全部納入平臺動態管理,圍繞8個關鍵時間節點,設立三級預警,構建了從項目謀劃到竣工投產的全周期管理閉環,提速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
襄陽襄州以政策落地之“效”確保了營商環境之“優”、促進了經濟大盤之“穩”。實現湖北政務服務網“一網通辦”事項1571項,最多跑一次事項516項,“零跑腿”事項1146項,1362個區級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減比例達87.88%。省級試點事項“居民身故一件事”,辦理過程由原來的28個工作日提前到7個工作日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