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剛過,寧波人才市場零工專區重新開市,52家企業攜100多個靈活就業崗位入場,招攬求職者。打算趁孫子上托班的閑暇做點零工的陜西人汪曉武如愿找到一份產品裝配工作,時薪21元,每天最多工作6小時。“市場里招工信息多,政府還免費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方便又靠譜!”汪曉武說。
開市首日,就有近百名求職者與企業達成入職意向。虎年新春以來,寧波各地零工市場已服務靈活就業者近萬人。為全市靈活就業人員打造牢靠的綜合保障體系,是寧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新發力點。
寧波約有156萬名靈活就業人員,占就業人員總數的23%。為夯實共同富裕的民生之基,寧波圍繞靈活就業崗位的特點,持續強化政策供給、服務提升、權益保障,打造靈活就業“十有”綜合保障體系。前不久,寧波市人社、財政等19個部門又聯合推出15項具體措施,完善靈活就業人員職業生涯全生命周期服務,營造公平公正、安心暖心的就業環境。
為暢通靈活就業渠道,寧波不僅設立線下實體零工市場,有效調劑農閑期、休漁期等階段性勞動力盈余,還利用數字化手段,創新打造寧波市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平臺,設立“靈活就業”專區,構建“發布、推送、匹配、反饋”就業供需對接閉環。求職者和企業可通過手機直接交流、咨詢,在線上完成招聘流程。該平臺上線一個多月,專區已匯集600余家企業,發布靈活就業崗位1000余個。
減少養老、醫療、工傷等“后顧之憂”,是促進靈活就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寧波打破原先的參保戶籍限制,將本市戶籍和非本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全部納入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范圍,實現“參保自由”。聽說社保新政推出,在鄞州區從事互聯網營銷工作的施雪琴立即參保了基本養老保險,“盡管沒有簽約企業,戶口也在老家金華,但我每月自費繳存700元,以后也能領到養老金。”據統計,寧波靈活就業人員中,已有超53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超43萬人參加醫療保險。同時,寧波還根據靈活就業新業態,允許平臺企業、建設施工企業等為勞動者單險種參加工傷保險。
政府與社會聯動發力,提升靈活就業者的職業素養,提高職業認同度。寧波依托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緊缺急需工種培訓,發布193個適合靈活就業的培訓清單,僅2021年就發放培訓補貼9.3萬人次。寧波還積極鼓勵新業態專技人才申報職稱。近日,寧波順豐速運公司的“快遞小哥”張建華取得了快遞網絡工程中級職稱,公司為他升了職,收入也增加了。“這讓我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和行業的認可。”目前,寧波已有189名“快遞小哥”取得初級、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