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對外發布的《關于推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將在全國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
《通知》明確,按照“創新引導、先行先試”的原則,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擴大雙向充放電(V2G)項目規模,豐富車網互動應用場景,以城市為主體完善規模化、可持續的車網互動政策機制,以V2G項目為主體探索技術先進、模式清晰、可復制推廣的商業模式,力爭以市場化機制引導車網互動規模化發展。參與試點的地區應全面執行充電峰谷分時電價,力爭年度充電電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其中通過私人樁充電的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參與試點的V2G項目放電總功率原則上不低于500千瓦,年度放電量不低于10萬千瓦時,西部地區可適當降低。
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序充電的舉措,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奠定更好基礎。通過優化充電設施布局,提升充電效率,并輔以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的引導,消費者的充電成本將得到有效降低,從而進一步激發市場購買熱情,推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
鄭磊說:“V2G技術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電網負荷調節的得力助手,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新能源汽車可以大量充電,吸收多余電量;而在負荷高峰時,則可以通過放電,為電網提供急需的電力支持。這種雙向互動的模式,有助于平衡電網負荷,減少電網波動,從而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
從內容上看,《通知》明確了發揮電力市場的激勵作用,完善價格與需求響應機制,加強智能有序充電應用推廣,促進V2G技術與模式協同創新,以及強化工作保障和有效引導五方面重點任務。
V2G技術是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電網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記者表示:“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的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應抓住機遇,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品質。同時,新能源車企也應積極與充電設施運營商和電網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V2G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在V2G技術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也可以進一步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即與電網企業合作,提供儲能服務等。”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此次《通知》提到的“將在全國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通知》進一步指出,原則上各省(區、市)推薦的城市不超過1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魯、川渝等條件相對成熟的區域可適當放寬至2個。原則上各省(區、市)推薦的V2G項目不超過5個(換電項目不超過1個),單個項目可為同一實施主體在同一城市的分散設施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