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今年各項重點任務之首,并明確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為了進一步拓展消費市場空間,近期出臺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全方位發力,以多個“首次”體現了政策“暖流”的溫度,以“真金白銀”惠及百姓民生,不僅兼顧短中長期提振消費,而且體現出多部門協同發力、多舉措“標本兼治”。
2022年以來,我國每年均出臺一個消費領域的政策。與前三次相比,從政策發布主體看,此次方案首次上升到中辦、國辦一起發布的層級,此前的政策大多是國辦發布,或是國辦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文件。從政策內容看,今年方案條數比以往多出了10余條,“大篇幅”的政策部署體現出對提振消費的“大力度”。從政策發力點看,此前的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行動方案》在需求側更加“用力”,強化供需兩端綜合“發力”。
今年提振消費政策有多個“首次”: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穩股市、穩樓市,并提出相應舉措;首次明確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首次提及推動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
今年提振消費政策更有“含金量”:今年支持以舊換新資金從去年的1500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2025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提升到每人每年99元……
除了單點的政策創新,細細梳理今年方案,可以發現有三條主線:首先是全力提升消費能力;其次是著力打通堵點難點;最后是聚力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在全力提升消費能力方面,《行動方案》強調“增收減負”,不僅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讓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調、穩步調,還提到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負擔。其中,育兒補貼備受市場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17日透露,育兒補貼、勞動工資等政策,相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加緊制定和推出,后續會陸續出臺,會進一步細化和實化。
在著力打通堵點難點方面,《行動方案》明確有序減少消費限制,分年限保障“久搖不中”無車家庭購車需求,助力解決居民購車需求;《行動方案》專門就“保障休息休假權益”提出了相關舉措;針對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行動方案》要求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
在聚力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方面,《行動方案》部署了三方面工作:加力擴圍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挖掘家電、汽車消費等領域新的增長點;以服務業“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供給質量,促進服務消費;創新發展“人工智能+消費”“IP+消費”等新型消費。
政策支持是激發消費活力的堅實力量。《行動方案》強調了財稅、金融、產業、投資多類政策協同,既有項目投資、財政資金、工會經費、消費幫扶等“實打實”的資金投入,也有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金融信貸、統計制度改革、休息休假權益保障等相關政策支撐,更加豐富的消費支持政策綜合施策、精準發力。
促進消費增長的強大政策合力正在加快形成,這將有助于構建“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循環,從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各層級、多樣化消費需求,更能實現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