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柔軟、舒適等特點
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然而,近日一些網友穿洞洞鞋
卻發現患上腳氣↓↓↓
看著透氣的洞洞鞋
為何會引發腳氣?
洞洞鞋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穿洞洞鞋
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
廣州市皮膚病醫院真菌專病門診負責人高愛莉介紹,洞洞鞋如果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長期穿著,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腳氣”“腳癬”。
她表示,比起網面鞋、布鞋來說,洞洞鞋吸汗性不強,而對比同樣以塑料材質為主的拖鞋,整體透氣性更弱。這兩方面都可能讓洞洞鞋更容易產生潮濕的環境。
腳氣的高發部位之一是腳趾縫間,洞洞鞋則以塑料材質緊緊“包”住了腳趾前和兩側,因此,腳趾縫難以干燥通風。一些洞洞鞋的柔韌度不夠,長期與足部摩擦容易導致皮膚屏障的受損,也為真菌感染提供了機會。“如果要穿的話,首先要盡可能保證寬松;其次,可以穿吸水性好的襪子,一方面可以把腳汗吸到襪子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腳和鞋子的摩擦;也可以用一些爽身粉保持腳部干燥。”高愛莉建議。
穿洞洞鞋乘坐扶梯
易發生危險
近些年,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穿洞洞鞋的驚險經歷:穿洞洞鞋坐扶梯時,洞洞鞋被卷入電梯,腳趾嚴重受傷。
專家介紹,由于洞洞鞋鞋頭寬大(比正常的鞋子約寬20%)、鞋面很高,所以即使是站在正常位置,鞋頭距離兩個電梯臺階之間的鋸齒部位也比正常的鞋子近很多。
同時,由于塑料鞋底與腳之間摩擦力不夠,人平時站立的習慣會導致鞋體前移,加上塑料與電梯之間摩擦力比較大,夾入時不易被察覺,等腳有感覺時已經拔不出來了,很容易造成事故。
當洞洞鞋與扶梯邊緣發生摩擦時,一瞬間就被吸進縫隙擠壓變形,消防員用實驗帶你看↓↓↓
增加崴腳風險
不利于兒童足部發育
此外,一些增高洞洞鞋成爆款單品,它顯高顯瘦,能拉長身材比例,但鞋底是弧度明顯的半球形,穿上會讓踝關節穩定性減弱,又軟又厚的鞋底無法給腳部提供穩定支撐,也就無法讓腳找準走路的著力點,增加崴腳風險。
雖然成年人足弓已發育完全,但是如果長期著力點不正,仍會引起足弓塌陷或足底筋膜炎(也就是跟痛癥),進而導致踝關節力線偏移,引起踝關節退變,甚至引起X型腿、腰椎疼痛、脊柱側彎、骨盆前傾等問題,形成不良體態。
兒童洞洞鞋可愛軟萌、穿脫方便,但骨科醫生卻不建議給兒童穿洞洞鞋。因為人到18歲左右,所有的足部骨骼、韌帶才能發育完全,形成成熟的足弓結構。洞洞鞋材質軟、易變形、承托力不足,可能影響兒童足部發育。
寬大的鞋頭還可能致發力重心外偏,嚴重可能引發足內翻。
醫生建議,不管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成年人,都不宜長期穿洞洞鞋,建議將其作為休閑鞋偶爾穿著,平時多穿有良好支撐和足弓承托的運動鞋或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