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霞莊村:古村今日別樣紅
行走在長治市黎城縣洪井鎮霞莊村,一座座古院落門前,一塊塊牌子十分醒目:八路軍總部及抗大總校霞莊舊址、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部舊址、太行山劇團舊址……這些珍貴的革命印記給霞莊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村民們會津津有味地為你講述每一座院子里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霞莊村山環水抱,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呈現出‘遠見近不現’的地理特點。而且區位交通優勢明顯,進可控制長邯大道、退可迂回崇山峻嶺,極具戰略價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秀紅介紹,由于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扎實的群眾基礎,抗日戰爭中革命先輩們曾陸續在霞莊村工作、戰斗、生活。
1937年10月,八路軍115師工作團來到這里宣傳《抗日救國》十大綱領;1938年5月,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一二九師師部進駐;1939年初,八路軍總部進駐,朱德、彭德懷在此居住;1940年2月,晉冀豫省委及所屬省委黨校、新華書店、先鋒劇團、抗日文化接待站等先后進駐——一時間,霞莊村成為共產黨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核心。
除了紅色文化薪火相傳,始建于北魏時期的霞莊村古村落保存完好,還擁有源遠流長的民居文化和民俗文化。
時代煥新,霞莊村不斷探索如何用好紅色資源和歷史資源。2019年,霞莊村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傳統古村落煥發新的生機。
霞莊村將和美鄉村建設與古村落保護相結合,科學修復古村落,并逐步完善基礎設施;采取“村企共建”模式,合作建設碧霞餐廳、碧霞花卉基地,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建設美術研學基地、紅色研學基地,探索發展“旅游+”模式,打造集餐飲、娛樂、旅游、住宿為一體的民宿小院,激活鄉村旅游新產業、新業態。
“融合紅色文化和傳統元素,我們將村里的閑置宅基地開發成‘民宿小院’,每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余個。”霞莊村村委委員李建華說,村里花大力氣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在滿足游客游玩、就餐需求的同時,也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
“前些年,霞莊與河北抗大陳列館建立了太行山紅色旅游文化聯盟,開辟了抗大‘小長征’線路,在國內反響熱烈。今后,我們將大力借助各種媒介的力量,繼續宣傳好、推介好、展示好霞莊村,讓更多人了解、欣賞這片熱土。”李建華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