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年度主旨,2023智博會大幕即將拉開。重慶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渝西八區要協同發展,加快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力爭到2027年,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實現倍增,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產值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
(相關資料圖)
1-7月新能源汽車
累計銷售8.66萬輛
重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已形成長安、長城、吉利、福特、理想、賽力斯等6家頭部整車企業匯聚發展,形成優勢明顯的集聚效應,上千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優勢產業集群。
2022年,重慶汽車產量209.2萬輛,增長4.1%,占全國比重為7.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36.5萬輛,同比增長140%。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7月重慶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8.66萬輛,同比增長47.1%。其中,重慶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突破40%,7月新能源汽車廠牌銷量榜單,前三為比亞迪、深藍汽車、理想汽車。
不僅是銷量持續增長,今年,重慶提出要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其中,將做大做強做優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這一萬億級產業集群。
三大系統助力
渝西地區發展新能源
根據《行動計劃》,重慶將圍繞支撐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搭建一批創新平臺,突破一批核心技術,開發一批特色產品,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加快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
本次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渝西地區將重點發展三大系統。其中,新能源新能源系統,包含動力電池、電驅、熱管理、電轉向、電制動5個總成(主要涉及23種部件);智能網聯系統,包含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控、車路網聯4個總成(主要涉及18種部件);傳統系統,包含底盤、車身、內外飾3個總成(主要涉及15種部件)。
《行動計劃》顯示,渝西地區到2027年,引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超500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100家。打造一批人機協同制造、機器視覺檢測、柔性生產制造等典型應用場景。到2027年,建設數字化車間100個、智能工廠15個。
重慶晨報記者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