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加清晰,交易所審核把關更趨嚴格,對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的要求也同步提高。財經網以周為單位,聚焦IPO企業上會、新增受理、上市表現情況,以及當周較受關注的熱點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京滬深交易所披露,本周(8月21日-8月25日,下同)6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均獲通過,過會率100%。
下周(8月28日-9月1日,下同)暫有6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立方控股、用友金融擬登陸北交所,星德勝、高泰電子擬登陸滬市主板,速達股份擬沖刺深市主板,優優綠能擬登陸創業板。
新股受理方面,本周1家企業北交所上市申請獲受理;7家企業注冊生效;另外,本周4家企業因主動撤回申報材料IPO終止,分別為書香門第、樹根互聯、貝普醫療、西恩科技。
與此同時,本周A股市場共上市6只新股,6只新股的平均首發價格為33.88元/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62.08%,首發累計募資62.44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下周將有4只新股申購,暫有1只股票已公布A股上市計劃。
港股方面,本周4家企業遞表港交所,途虎養車通過港交所聆訊。
審6過6,寶武碳業擬創業板募資30億元
本周A股6家公司迎來上會,均獲通過,包括擬登陸北交所的騎士乳業;擬登陸滬市主板的眾鑫股份、龍旗科技、匯通控股;以及分別擬沖刺深市主板、創業板的宏業基、寶武碳業。
騎士乳業創立于1992年,是一家全產業鏈乳制品綜合供應商,業務涉足飼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甜菜種植、制糖等。報告期內,有機生鮮乳、乳制品、白砂糖貢獻收入占比超過98%。審議結果顯示,北交所上市委重點關注其與客戶供應商之間資金往來情況、生產成本計算依據、關聯方商貿銷售收入占比等情況。
眾鑫股份闖關滬市主板期間,上市委主要關注其銷售模式、毛利率高于同行企業的可比性、營收變動情況等,要求公司說明2023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招股書顯示,眾鑫股份主要從事自然降解植物纖維模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堂食聚餐系列餐飲具、外賣打包系列餐飲具、其他輔助用品等。客戶包括漢堡王、Costco、賽百味、盒馬鮮生、廣州酒家、絕味鴨脖等連鎖餐廳。
另一家順利闖關滬市主板的企業為“ODM”巨頭龍旗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智能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綜合服務,8成左右收入來自智能手機產品,早在2018年,公司就曾沖刺創業板未果。此番上市,上市委主要就經營環境、關聯交易情況等提出關注。
匯通控股主營業務為汽車造型部件和汽車聲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汽車車輪總成分裝業務。公司造型部件產品主要為格柵、飾條及字標車標。招股書顯示,其主要客戶為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廠商,包括比亞迪、奇瑞、江淮汽車等。上市委主要關注其與比亞迪之間合作是否穩定、可持續,以及要求公司結合市場需求說明車輪總成分裝募投項目的必要性等。
擬登陸深市主板的宏業基,是一家專業從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服務的巖土工程行業企業,主要服務為樁基礎工程、基坑支護工程等地基基礎工程。2020-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1.54億元、14.69元、12.29億元、5.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6億元、0.53億元、0.78億元、0.4億元;分區域來看,公司源于華南地區的業務收入占比均為100%。據交易所披露公告顯示,宏業基是否具有全國化布局的規劃和能力、業績出現波動等事項遭到上市委問詢。
在寶武碳業創業板上會時,上市委主要關注其關聯交易、經營業績、碳基新材料業務等情況。該公司為寶鋼股份旗下子公司,主要從事焦油精制產品、苯類精制產品與碳基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焦爐煤氣凈化服務等業務。
從募資規劃來看,6家擬上市公司合計擬募資79.24億元,寶武碳業、龍旗科技、眾鑫股份募資額位居前列,分別擬募資30.12億元、18億元和15.38億元。
下周6家公司上會,用友網絡旗下公司沖擊北交所
下周暫有6家企業迎來首發上會,分別為立方控股、用友金融、星德勝、高泰電子、速達股份和優優綠能。
擬登陸北交所的立方控股,主要向客戶提供智慧停車、門禁通道及安全應急的設備系統和運營服務,及其全套解決方案。2020-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31億元、4.68億元、4.6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95萬元、6173萬元、4137萬元。
另一家擬沖刺北交所的用友金融,是國內知名企業服務公司用友網絡旗下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金融行業各細分領域客戶提供行業數智化產品及技術服務,以及結合不同產品提供針對性的運行及維護服務。2022年,公司營收5.98億元,同比增長16.65%;歸母凈利潤0.92億元,同比增長4.64%。公司擬募集資金6.2億元,用于金融行業數智化管理平臺項目、大資管領域IT解決方案開發項目、產業金融科技云平臺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星德勝擬沖刺滬市主板,主要從事微特電機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以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電器。2020-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6.52億元、23.11億元、18.08億元、8.9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1.72億元、1.87億元、0.83億元,期間,其吸塵器類電機產品收入占比在9成左右。
同樣擬登陸滬市主板的高泰電子,是一家以功能性新材料為核心,研發、制造及銷售復合功能性材料、復合功能性器件及電子級追溯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用于消費電子、5G通信、新能源等領域。2020-2022年,公司業績穩步增長,營收從2.33億元增至3.95億元,歸母凈利潤從1.09億元增至2.27億元。不過,進入2023年,其營收凈利潤均同比出現下滑,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受消費者延遲消費、全球PC出貨量下降的影響,客戶訂單采購量縮小所致;產量減少導致規模效應減弱以及產品結構差異,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2021年創業板被否的速達股份,也將于下周向深市主板發起沖刺。速達股份主要為煤炭開采企業提供煤炭綜采設備后市場服務,公司服務客戶包括中華神華、寧煤集團等大型煤炭生產企業。財務方面,2022年上半年,速達股份實現營收5.93億元,同比增長10.12%;歸母凈利潤0.68億元,同比增長4.76%。
擬登陸創業板的優優綠能,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塊供應商,產品主要應用在直流充電樁、充電柜等新能源汽車直流充電設備。乘著新能源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東風,優優綠能業績大幅增長,2020年-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1億元、4.31億元、9.8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26億元、0.46億元、1.96億元。
北交所受理云星宇上市申請,4家企業“撤材料”
IPO排隊企業情況方面,本周北交所新增1家受理企業,為云星宇;7家企業注冊生效,包括4家北交所企業,分別為富恒新材、科強股份萬德股份、力王股份;創業板、滬市主板、深市主板各1家,分別為國際復材、索寶股份、夏廈精密;4家企業因主動撤回申報材料IPO終止,分別為書香門第、樹根互聯、貝普醫療、西恩科技。
招股書顯示,云星宇是一家智慧交通綜合服務商,實控人為北京市國資委,主營業務包括智慧交通系統集成業務、智慧交通技術服務業務和商品銷售及其他業務,公司控股的速通科技是北京地區ETC系統的運營公司,同時也是負責京、津、冀、魯、晉五省市ETC系統聯網清分的服務機構。下游客戶為高速公路建設投資方,以及有信息化建設需求的各省、市的交通運輸部門、運營公司。業績表現方面,2020-2023年上半年,云星宇分別實現營收24.72億元、27.55億元、23.97億元、12.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7億元、1.1億元、0.99億元和0.59億元。
另外,本周4家企業的IIPO之路因主動撤材料而告終。其中,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樹根互聯于8月22日撤回科創板IPO申請。招股書顯示,樹根互聯成立于2016年,由三一重工物聯網團隊創建。公司主營業務主要是基于自主研發的根云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為裝備制造、鋼鐵冶金、汽車整車及零配件、電氣等行業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高可靠的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服務。
在招股書中,樹根互聯稱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公司根云平臺已接入并激活近 90 萬臺設備,且報告期內業務快速增長,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84.71%。不過,樹根互聯仍未擺脫虧損,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5.17億元,同比增長85.14%;凈利潤虧損7.1億元。
本周6只新股上市,萬元“肉簽”頻現
據Wind數據披露,本周A股市場共計上市6只新股,按上市時間順序依次分別為協昌科技、恒達新材、國子軟件、眾辰科技、波長光電和泰凌微。6只新股的平均首發價格為33.88元/股,上市首日平均漲62.08%,首發累計募資62.44億元。
從發行數據上看,協昌科技、眾辰科技的發行價較高,分別為51.88元/股、49.97元/股,其次是恒達新材,發行價為36.58元/股,國子軟件發行價最低,為10.5元/股。市盈率方面,泰凌微發行市盈率最高,達172.25倍,眾辰科技、波長光電發行市盈率均超50倍,分別為53.64倍、60.67倍。
市場表現方面,6只新股上市首日無一“破發”,協昌科技、恒達新材、國子軟件、波長光電4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均超70%,新股賺錢效應持續。
上市首日,協昌科技高開108.17%,開盤價為108元/股,盤中最高觸及116.18元/股,若照此價格計算,投資者中一簽(500股)可賺約3.2萬元。截至收盤,協昌科技股價報100.18元/股,漲幅為93.1%。
公開信息顯示,協昌科技主要從事運動控制產品、功率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4.84億元、5.25億元和5.37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674.8萬元、1.03億元和1.06億元。
除協昌科技外,波長光電、恒達新材2只新股首日單簽盈利也均超萬元。
波長光電上市首日開盤報60元/股,最高至70.43元/股,截至收盤報52.29元/股,漲幅77.98%。按收盤價計算,投資者中一簽(500股)可賺約1.15萬元;恒達新材開盤報65元/股,盤中最高價達到71元/股,截至收盤報62.48元/股,漲幅70.8%。按收盤價計算,投資者中一簽可賺約1.3萬元。
波長光電是國內精密光學元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長期專注于服務工業激光加工和紅外熱成像領域,提供各類光學設備、光學設計以及光學檢測的整體解決方案。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2.67億元、3.09億元和3.42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05.34萬元、5443.17萬元和6150.73萬元。
恒達新材專業從事特種紙原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醫療包裝原紙、食品包裝原紙、工業特種紙原紙和卷煙配套原紙,其中以醫療和食品包裝原紙為主。業績方面,公司2020年至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6.72億元、7.58億元和9.5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979.2萬元、1.04億元和9745.32萬元。
下周4只新股申購,無損檢測設備供應商多浦樂登A
據Wind數據披露,下周將有4只新股迎來申購期。按申購日期,中巨芯、威爾高將于8月28日申購,福賽科技、熱威股份將分別于8月29日、8月30日申購。
截至目前,僅中巨芯、威爾高披露了IPO發行價格,分別為5.18元/股、28.88/股,其中威爾高發行市盈率為46.27倍。
據招股書介紹,中巨芯專注于電子化學材料領域,主要從事電子濕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和前驅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4億元、5.66億元和7.9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67.16萬元、3332.03萬元和1052.23萬元,凈利潤存在波動。
威爾高主營業務為印制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雙面板、多層板,產品類型覆蓋厚銅板、MiniLED光電板、平面變壓器板等。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2年,威爾高的營收分別為5.24億元、8.61億元和8.3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902.24萬元、6159.03萬元和8726.77萬元。
下周,暫有1只股票公布A股上市計劃。多浦樂(股票代碼301528.SZ)將于8月28日在創業板上市。
多浦樂主要從事無損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工業無損檢測設備及檢測方案專業提供商,產品包括工業超聲相控陣檢測設備、超聲換能器、定制化檢測分析軟件等。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至2022年,多浦樂的營收分別為1.28億元、1.5億元和2.0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170.98萬元、6381.5萬元和8538.86萬元。值得關注的是,營收增長的同時,多浦樂應收賬款也逐年走高,報告期各期分別為6454.41萬元、8526.16萬元和1.61億元,占公司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5.33%、26.11%和37.65%。
目前,視聲智能、儒競科技、民生健康、金帝股份4家已在網上發行的企業,尚未公布上市日期。
本周港股4家遞表,途虎養車通過聆訊
本周,共4家公司遞表港交所,分別為友寶在線、順豐控股、馬瀧醫療管理、瀾滄古茶,其中順豐控股、馬瀧醫療管理為首次遞表;1家企業通過港交所聆訊,為途虎養車。
8月21日,“快遞一哥”順豐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2017年,順豐控股在深交所借殼上市,若此次成功上市,順豐控股將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股同時上市的公司。
據招股書披露,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順豐控股收入分別為1539.87億元、2071.87億元、2674.90億元以及610.48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64.16億元、43.82億元、70.57億元以及16.74億元。不過,盈利增長的同時,順豐也面臨著成本壓力。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順豐營業成本分別為1294.6億元、1814.1億元和2344.8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84.1%、87.6%和87.7%,占比不斷提高。
除順豐外,今年以來,多家物流快遞公司傳出赴港上市消息。
5月,阿里董事會正式批準菜鳥集團上市計劃,預計在12至18個月內完成上市;6月,極兔速遞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募集5億-10億美元。根據順豐8月1日發布的公告,其計劃在18個月內完成上市(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8個月或同意延長的其他期限)。
馬瀧醫療管理是一家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主要向個人提供口腔醫療服務,涵蓋三大口腔醫療領域,包括普通牙科、正畸科及種植科。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3.19億元、3.99億元、4.84億元;同期凈利分別為-5936.3萬元、-1.62億元、-3793.6萬元。
友寶在線是一家自動售貨機經營商,此次為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聆訊資料。2020年、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分別產生凈虧損11.84億元、1.88億元和2.83億元及1.47億元,累計虧損約18億元。
瀾滄古茶再度沖擊港股IPO,或有望成為“內地茶企第一股”。據招股書披露,公司2022年、2023年營收分別為4.63億元、2.3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049.2萬元、2356.8萬元。
途虎養車于8月23日更新了聆訊后資料集,意味著公司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成為汽車獨立售后服務市場首家港股上市公司。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途虎養車的營收分別為87.53億元、117.24億元以及115.4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9.28億元、-58.45億元以及-21.38億元。2023年上半年,途虎養車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公司上半年錄得總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19.3%,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2.1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下周,暫無新股登陸港交所。
文/李璐、樊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