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至19日,2023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第二屆“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大會在銀川舉行。
2022年2月,我國正式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西部省份之一。一年多來,“數在云上算”成為引領寧夏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本次大會上,頭部企業匯聚銀川,寧夏再獲“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合作伙伴投資286億元。中興通訊、中國鐵塔等巨頭企業在會上傳遞出加碼算力產業、打造新業務增長極的信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寧夏樞紐節點建設成效凸顯
寧夏地處中國陸地幾何中心,綠能充裕,特別是中衛市地質構造穩定,氣候干燥、涼爽,有利于延長服務器使用壽命,保障數據中心IT設備穩定運行。正因區位及環境稟賦突出,寧夏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雙中心省區。
進入大會展覽區域,第一個展區以“數聚寧夏 算領未來”為主題,展示了寧夏數字經濟、算力產業的成果。而與之毗鄰的另一個展區屬于福建省大數據集團。始于1996年的閩寧山海情,正通過“東數西算”的紐帶更緊密地維系,也增添了新的內涵。
福建省大數據集團旗下星漢智能科技商務經理陳亮亮告訴記者,集團是2021年成立的省管國有全資大數據企業,負責省級電子政務網絡、云、平臺等系統的建設和運維,以及全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他說:“雖然成立時間不久,但福建和寧夏的長期協作關系深入人心。我們有大量數據存儲運算需求,和寧夏的算力資源有廣闊合作空間。”
“閩寧一家親,山海云相連。”聯通數科(寧夏)總經理尤曉磊表示,“‘閩寧云’是中國聯通承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第一朵云’,在兩地政府的支持下由寧夏聯通建設。目前,數據中心土建已經竣工,預計年底即可投入使用。屆時福建及福建在寧企業等將率先上云。”
浪潮信息寧夏辦事處方案架構師丁鵬對記者表示:“去年,集團總部成立了‘東數西算’工作小組,寧夏辦事處也成立了‘東數西算’專班。我們服務寧夏教育、政府、醫療等多個行業的智慧化轉型和數字化升級。”
例如,浪潮信息和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合作,提供穩定可靠、靈活擴展、智能運維的算力平臺,為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綜合監測與安全監管平臺打造了數據交換底座。
在“西部數谷”算力產業合作伙伴大會上,20家公司和單位現場簽約11個投資項目,投資額286億元;通過線下簽約投資項目34個。
截至目前,亞馬遜、美利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頭部企業的18個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已落地寧夏,安裝標準機架5.8萬個,上架率達76.7%,集聚了200多家云計算及配套企業。
巨頭著力培育算力業務增長極
“借此次大會的契機,中興通訊全面展示了算力產業布局。”中興通訊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中興通訊展區展示了ICT產業“云、網、端”全領域的自研芯片產品、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服務器及存儲產品、個人終端、云電腦等,覆蓋“算力底層創新”“算力樞紐”“算力動脈”“算力應用”等算力產業多個環節。
“瞄準應用靶、強化網算弓、繃緊創新弦、提升能效箭、打造生態陣。”這是中興通訊面向算力時代的規劃。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王翔表示,算力發展正引發社會廣泛變革,企業及ICT行業正從周期的低谷向下一個高峰演進,當下是最有希望的時期。
“凡有人煙處,皆有通信塔。”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中國鐵塔正在推動“通信機房”向“數據機房”升級。一直以來,“一塔多用”的通信塔還兼具著地震監測、氣象監測、環境監測等功能。為搶抓算力產業機遇,中國鐵塔利用獨特的資源稟賦,入局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數據源頭的邊緣側進行計算及存儲。據高德納咨詢預測,到2025年,邊緣計算將有超過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處理75%以上的各類業務數據。
中國鐵塔董事長張志勇表示,中國鐵塔擁有210萬站址資源,上有5G、下有光纜,中間有不間斷的電力保障,還有標準的通信機房,覆蓋各類業務場景,而且緊鄰用戶側,是天然、理想的邊緣計算節點。中國鐵塔將推動“數字塔”持續融入公共算力體系,完善公共算力布局,推動實現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