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街頭,用手機呼叫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這一幕正從科幻走進現實。
上海證券報記者日前在廣州市黃埔區、南沙區調研時發現,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融入普通居民的生活。無人駕駛出租車、無人駕駛小巴在街道穿行,無人駕駛環衛車也已上崗作業。
當前,廣州已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廣汽集團、阿波羅(百度)等13家測試主體的308輛測試車輛頒發了道路測試許可。不過,目前廣州無人駕駛車輛仍配有安全員。而北京、上海、深圳部分區域已開放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真無人駕駛”加速落地,相關產業鏈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聰明的車”助力出行最后一公里
8月10日,記者在黃埔區科學城附近體驗了一次乘坐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車后,在后座觸控屏上完成身份驗證,系好安全帶,點擊“開始行程”,車輛便開始行駛。主駕駛位有一位安全員,負責監控行駛狀態。他對記者表示,科學城目前試運行的車輛有50輛左右。非高峰期乘客打車可以享受一折優惠。
記者注意到,車輛后座屏幕上實時顯示路況。通過雷達感知及算法運作,以三維建模形式展現周邊車輛及整體路況,畫面中一條淡藍色的“水波”提示著行駛路線。
在行駛中,車輛方向盤自動打轉,車速保持平穩。10分鐘后,車輛平穩地停靠在目的地。通過訂單可以看到,3.5公里行程,總費用為26.88元,但實際只需付費4.05元。
“現在乘坐自動駕駛出租車非常方便,而且價格也有優惠,3元到5元就可以從地鐵站坐到家門口?!秉S埔區居民李驕陽已經習慣下班叫一輛自動駕駛出租車,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聰明的路”加速產業發展
能有上述出行體驗,得益于近年來廣州推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據科學城(廣州)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國戈介紹,經過兩年努力,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完成了面向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項目。目前,在黃埔區科學城、知識城、生物島范圍內,133公里城市開放道路的102個路口和路段,規?;渴?318個AI感知設備、104個V2X路側通信單元,投放了4支無人服務車隊。
阿波羅智行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斌表示,2021年2月,百度阿波羅打造的“全球首個服務多元出行的自動駕駛MaaS平臺”落地黃埔區,同時開放無人駕駛出租車、公交車、小巴、巡檢車、新物種5種自動駕駛車型,目前已在黃埔區初步構建了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產業生態。
廣州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莊臻表示,百度、文遠知行等企業先后在黃埔區部署了出租車、小巴和同城貨運車三大自動駕駛創新產品。其中,無人駕駛出租車落地運營時間超2年,完成30萬個訂單,為超18萬名乘客提供服務。
在南沙區,無人駕駛區域覆蓋更廣。小馬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南沙區803平方公里的運營區域內,設置了超500個站點,有100輛車在運營。今年以來,小馬智行率先在北京和廣州拿到了全無人車牌照,開始常態化全無人運營。
《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示范運營報告(2022年度)》顯示,截至2022年底,開放測試路段涉及市內6個行政區的433條道路,單向里程833.98公里,車輛累計測試里程超過960萬公里。從測試情況來看,有效測試總時長累計超51萬小時,2022年度總里程達631.8萬公里,同比增長130%。
“真無人駕駛”商業化難點待解
在各地安全運行的試點下,“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再進一步。今年6月,深圳發出全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試運營的牌照后,上海、北京等地的無人駕駛試行也迎來新進展。7月7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宣布正式開放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記者獲悉,廣州也在積極研究開放試點。
除了自動駕駛企業,車企也加大探索力度。8月4日,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小馬智行三方簽訂協議,計劃于年內成立自動駕駛出租車相關事業合資公司,推進L4級自動駕駛的無人化、規模化、商業化應用。該項目總投資將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從各家企業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全無人出租車還處在試運行階段,離真正的市場化、商業化運營還有一段路要走。
從已公布的數據里仍可以看出國內對于無人駕駛的謹慎態度。在北京,僅限亦莊60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無人駕駛車輛試點,共有116輛車參與無人化測試,但每一輛車都要在遠程1比1配備駕駛人。在深圳坪山區的試點中,雖然也是無人駕駛,但按照相關要求設置“5G云代駕員”,遠程實時查看車內情況。
廣州、深圳等地都于近幾年多次印發與無人駕駛相關的法規政策,用以約束及監管無人駕駛的合規性。但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就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專門立法,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與商業化應用等方面還存在法律空白。
今年7月25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召開,聽取并審議《關于促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決定(草案)》。江蘇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說:“亟須通過地方立法,構建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以及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在產業創新、人才培育、基礎設施、測試應用等方面明確發展目標和促進措施?!?/p>
“各個地區通過立法方式,可以讓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思路將得以明確。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開放道路測試。立法可以對車聯網數據的安全合規、智能網聯汽車的信息安全問題、消費者的隱私保護等進行規范與保障?!睆V州一家智能車企高管表示。
另外,成本和價格問題也是需要正視的問題,目前智能駕駛企業試運營階段給出了很低的優惠,但優惠福利期過后,如果不做調整價格可能會遠高于普通網約車,很難被用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