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蘇州可川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川科技”)將首發上會,迎來上市前的關鍵考驗。
(資料圖)
本次IPO,可川科技擬登陸上交所主板,公開發行不超過1720萬股股份,擬募資6.05億元,分別用于功能性元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中信證券擔任其主承銷商。
輔助消費電子、新能源車兩大產業鏈,可川科技業績高速增長
可川科技是一家主營功能性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其主要產品包括電池類功能性器件、結構類功能性器件和光學類功能性器件等,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功能性器件是指在終端產品有限空間內實現防護、粘貼、固定、緩沖、屏蔽、防塵、絕緣、散熱等特定功能的產品,能夠替代螺絲等傳統機械零件使終端產品更加輕薄化、多功能化,是保證下游終端產品能夠正常運作的重要輔助性器件。
近年來,作為國家大力發展和著重培育的戰略新興支柱行業,消費電子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步成長為我國社會經濟中產業鏈輻射長、資源集成度高和技術進步快的重點產業領域。功能性器件行業則是消費電子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輔助和配套行業,行業的市場容量、發展空間、技術發展方向等與下游應用行業緊密相連。
據招股書介紹,2011年至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由4.95億臺增長至12.92億臺,年復合增長率約11.25%。同時,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市場,2020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2.96 億臺,占全球手機出貨量的比例約為23%。
另外,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均處于高速爆發期,據高工鋰電論壇的統計,我國2013年至2020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產量由1.4Gwh增加至80Gwh,復合增長率達78.24%。
受益于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主營功能性器件產品的可川科技業績也迎來了爆發。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4.01億元、4.79億元、5.60億元、3.25億元,2018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18.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98.16萬元、8343.04萬元、8169.81萬元、4602.5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43.63萬元、8147.67萬元、8699.17萬元、4574.69萬元,仍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
“內”修技研、“外”拓渠道,雙優勢搭建可川科技“護城河”
事實上,自成立以來,可川科技便專注于電池類功能性器件的研發生產,經過多年的應用實踐和經驗積累,公司擁有了深刻的行業理解、優秀的研發設計實力、較為成熟的生產工藝水平,同時也在消費電子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類功能性器件這一細分市場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技術研發上,可川科技堅持貫徹以技術創新為先導的經營理念,建立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創新機制和完善的研發體系;同時還培養了一支專業素質過硬、行業經驗豐富、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和市場前瞻性的技術研發團隊。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研發及技術人員58人,占公司總人數的10.70%。另外,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還取得了63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52項。
業務模式上,公司在與客戶的合作周期中,逐漸形成了在項目開發階段與客戶共同研發設計的業務模式,為客戶提供需求評估、產品設計、材料選型、模具設計、樣品試制和測試等完整的前端服務。有別于客戶直接提供圖紙的模式,共同研發的業務模式能夠深度參與客戶產品前端研發和設計階段,快速準確并高質量的滿足客戶的打樣需求,有效縮短新產品導入時間,增強與客戶的合作粘性。
此外,可川科技還憑借優秀的研發設計實力,穩定的產品質量、及時的響應速度、健全的售后服務以及良好的口碑,積累了穩定且優質的客戶資源。電池類功能性器件業務方面,公司與 ATL、LG 化學、三星視界、德賽電池、欣旺達等知名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以及寧德時代、瑞浦能源、中航鋰電、力神電池等知名動力電池制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在筆記本電腦結構類功能性器件業務中,公司主要客戶為全球知名筆記本電腦制造商聯寶電子及其配套組件生產商春秋電子、英力股份、勝利精密等,公司現已成為上述客戶的核心功能性器件供應商之一。公司在與上述客戶的合作過程中逐漸建立了雙向驅動的客戶合作優勢。
未來,可川科技將繼續秉持“以技術和服務綁定客戶”的宗旨,以客戶服務作為立足根本,以研發創新作為驅動力,繼續在行業內深耕細作,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持續生產工藝創新、豐富產品種類、深度挖掘客戶需求等措施,鞏固公司在消費電子電池及新能源動力電池功能性器件、消費電子結構類功能性器件等行業細分領域的市場地位。
同時,公司還將憑借多年來在設計、研發、生產“高精度、高品控、多品種”產品中積累的技術實力和生產經驗,向消費電子及新能源汽車其他細分領域產品如運用在顯示模組領域的功能性器件等進行拓展,力爭以設計、研發、生產等全流程服務和先進的技術水平為客戶提供多細分領域、高品控的產品,增強公司在行業內的綜合競爭力。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