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到2035年我國國家公路網總規模約46.1萬公里,新增國家公路一半以上都布設在西部地區,實現全國所有市縣15分鐘上普通國道,地級行政中心和城區人口10萬以上市縣30分鐘上國家高速公路……7月25日,交通運輸部召開專題發布會解讀《國家公路網規劃》(下稱《規劃》)時表示,下一步將以國家公路省際待貫通路段、瓶頸路段以及連接交通樞紐、陸路邊境口岸公路等為重點,推動相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實施,暢通節點,補齊短板,盡快發揮路網整體效能。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介紹說,截至2021年底,國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1.7萬公里,普通國道通車里程25.77萬公里。目前,以國家高速公路為主體的高速公路網絡已經覆蓋了98.8%的城區人口20萬以上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連接了全國約88%的縣級行政區和約95%的人口;普通國道基本覆蓋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和常年開通的邊境口岸。
“未來我國公路網仍需要保持穩定適度的超前發展,進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網絡,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石良清稱。
近期正式對外公布的《規劃》明確提出了國家公路網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總規模約46.1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里程約16.2萬公里,未來建設改造需求約5.8萬公里;普通國道網規劃總里程約29.9萬公里,未來建設改造需求約11萬公里。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王松波介紹說,《規劃》的布局總體思路是“用足存量,做優增量”,對于新增路線更加注重精準和有效供給,重點考慮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開放新格局、增強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增強與其他方式銜接和與產業融合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