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歸電池主業后,科力遠(600478.SH)業績有了重大改觀,發展持續向好。
近日,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力遠”)連續發布公告,拋出總額超50億元的投資和增資計劃。具體包括子公司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下稱“CHS公司”)簽訂增資認購協議,以及科力遠擬在江西宜豐投資建設鋰電項目等。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敲定超50億元的投資項目前,科力遠今年1月還“安排”了其電池下游產業鏈,設立合資公司拓展儲能市場。
業績方面,一季度報告顯示,科力遠一季度盈利0.32億元,同比增加169.93%,賬上貨幣資金為10.44億元。對于本次布局鋰電項目所需資金,科力遠稱將根據項目實施進展分階段投入。
子公司CHS對外增資正式落地
在2個多月的盡職調查和評估后,科力遠于近日確認了在4月公開過的增資認購協議。
據科力遠最新公告顯示,科力遠子公司CHS公司、江西省宜豐縣同安礦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江西同安”)、張強金等鼎盛新材料股東正式簽署協議,共同將鼎盛新材料轉型成為集鋰礦、鋰電材料、混合動力與混合儲能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根據《增資認購協議》,CHS公司以其擁有的混合動力系統相關技術所有權出資,作價11.2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CHS公司將持有標的公司30%股權,合作方之一的江西同安以子公司東聯公司的70%股權出資。
值得關注的是,江西同安將會把宜豐縣同安瓷礦、同安鄉鵝頸瓷礦、同安鄉第一瓷礦、同安鄉黨田瓷礦的所有權變更到東聯公司。標的公司則將整合各合作方優勢資源,深度布局鋰電和儲能產業鏈,創造協同價值。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本次合作方之一江西同安位處江西宜春市,作為“亞洲鋰都”,宜春坐擁全球最大的多金屬伴生鋰云母礦,宜豐縣則作為宜春云母核心地帶,資源豐富。增資合作后標的公司將擁有前述四座礦山的采礦權。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科力遠通過為其CHS業務引入具有戰略資源協同價值的投資者,以集中資源適配快速發展的行業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科力遠2021年因CHS業務產生2.3億元虧損,CHS業務獨立運營后,將減少公司2022年度無形資產攤銷,公司整體利潤水平有望得到顯著改善。
拓寬鋰電池全產業鏈布局
除CHS公司對外增資外,科力遠還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宜豐縣人民政府簽訂投資項目合同書,將共同推動建設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材料項目、6萬噸高功率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以及混合動力技術平臺項目,總投資不低于35億元。
同時,公司與宜春經開區管委會達成投資協議,將在宜春經開區所轄開發區范圍內投資5億元建設年產3GWh數字化芯材項目生產線。
公開資料顯示,科力遠是國內鎳氫電池賽道龍頭企業,產品涉及HEV動力電池、軌道交通電池、消費類電池等,其中HEV動力電池產業鏈年產量正式達到48萬臺套。
2021年是科力遠回歸電池及材料主業首年,及時的戰略調整和準確的發展定位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與此同時,受益于鋰電產業鏈量價齊升,公司業績穩定實現增長。
科力遠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0.59億元,同比增長20.14%;實現歸母凈利潤達0.42億元。2022年一季度,科力遠實現營收5.41億元,同比增長11.76%;歸母凈利潤0.32億元,同比增長169.93%。
事實上,在鋰資源緊缺的背景下,電池廠商向上游布局礦產漸漸成為趨勢。目前,宜春已先后與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多家電池廠達成合作,以鋰資源吸引公司在當地投資建廠。
此次通過與宜豐縣政府合作,科力遠獲得了持續而穩定的礦資源支持。科力遠透露,此次合作有利于公司借助當地資源優勢與優惠政策,推動與上游鋰礦及鋰材料企業達成產業合作,幫助公司加速布局碳酸鋰及磷酸鐵鋰產業,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