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明星企業,中國海油(600938.SH)上市后備受關注,也迎來喜訊。
6月26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產,這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裝備行業智能化轉型實現突破。
據了解,中國海油組建200多人核心技術團隊,攻克了系列難題,10項國內行業先進技術填補了空白。而且,“智能工廠”投產后年產值可達40億元。
2022年4月21日,中國海油正式登陸A股,從而實現“三桶油”A股大團聚。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至2021年,中國海油研發費用由7.15億元增至15.06億元,實現三年倍增。
二級市場上,中國海油目前股價維持在17元/股左右,較首日開盤價上漲約31%。
“智能工廠”年產值可達40億
6月26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產,這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裝備行業智能化轉型實現突破。
“智能工廠”總面積約57.5萬平方米,核心設施包括三大智能生產中心、七大輔助車間和八大總裝工位,設計年產能為8.4萬結構噸,擁有總長1631米、適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停靠的碼頭資源。
據了解,傳統海洋油氣裝備制造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產品類型多、制造工序長、定制化比例大、標準化程度低等顯著特點,各生產環節的數據碎片化現象嚴重,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難度極大,成為制約行業質量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頸。
中國海油組建200多人核心技術團隊,攻克了系列難題,創新應用“海洋油氣裝備大規模機器人焊接”等10項國內行業首次先進技術,填補了我國海洋油氣裝備數字化、智能化制造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
“智能工廠”將打造集海洋工程智能制造、油氣田運維智慧保障以及海工技術原始創新研發平臺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投產后年產值可達40億元。
海油工程董事長于毅介紹,作為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基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大量應用5G、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從項目管控、車間建造到廠區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推動企業運營管理積極向數字化轉型。
“‘智能工廠’不僅大大減少了人工投入,而且通過智能設備控制輸出工藝參數,避免人為因素產生的質量隱患,提升工藝的同時保障人員施工安全。”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分公司結構預制車間高級技師耿孝敏介紹說。
股價較發行價上漲約57%
中國海油與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并稱“三桶油”。
資料顯示,中國海油是1982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系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運營商及天然氣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獨立油氣勘探及生產集團之一。
當前,中國海油通過布局,成為具有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煉化銷售及化肥、天然氣及發電等全產業鏈、多業經營的大型石油企業。
不過,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早已分別在2001年8月和2007年11月相繼回A。
2022年4月21日,中國海油正式登陸A股,從而實現“三桶油”A股大團聚。公司發行價格為10.80元/股,首日開盤價為12.96元/股。
招股書顯示,中國海油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280.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資凈額為278.92億元。若全額行使本次A股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凈額為320.91億元。2022年以來,公司募資金額僅次于中國移動的519.81億元。
中國海油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油氣田開發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資的油氣田項目包括圭亞那、南海的流花、陵水、旅大等多個油氣田開發項目,以及秦皇島、曹妃甸油田群的岸電應用工程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海油的A股發行吸引了國家級投資平臺、多家央企、險企等戰投參與。戰略配售結果顯示,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國新發展投資管理公司、國新投資、中國石化集團、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中國航油集團、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團、天津濱海新區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中國華融、中國人壽等均在戰投名單之列。
2021年,中國海油實現營業收入2461.11億元,同比增長58.4%;凈利潤703.2億元,同比增長181.76%。
中國海油表示,2021年度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國際油價上升、公司產量增加所致。
2022年一季度,中國海油營業收入達908.98億元,同比增長73.52%;凈利潤達343.01億元,同比增長131.67%。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至2021年,中國海油研發費用分別為7.15億元、9.85億元、13.21億元和15.06億元,實現三年倍增。
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海油擁有技術研發人員4009人,占總人數22.3%。
2021年6月,中國海域首個自營大型深水氣田陵水17-2成功投產,標志著中國已具備自主勘探開發深水油氣田的能力,成為中國海油邁上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一大標志。
二級市場上,中國海油上市后股價震動上揚,目前維持在17元/股左右,較發行價上漲約57%,較首日開盤價上漲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