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受今年降雨強度大、范圍廣、氣溫高等因素影響,玉米南方銹病目前已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大面積發生,部分地區病田率超過50%,豫南局部病田率可達100%。我市夏播玉米正值乳熟期至蠟熟期階段,做好玉米南方銹病等病蟲害的防控工作,對后期玉米持續灌漿增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8月23日,市科技特派員、新品種試驗示范室副研究員陳威帶領玉米專家團4人深入通許縣和祥符區,查看玉米生長情況,開展玉米田間管理技術服務。
在通許縣的玉米大田,好多玉米上沾了不少“鐵銹”,也就是農戶常說的銹孢子。“你這塊地銹病發生比較嚴重,有沒有提前防控?用的什么藥?什么時間進行的?”陳威仔細詢問種植戶。據了解,由于前期在田間沒有發現有銹孢子,以為今年的銹病會比較輕,很多種植戶就沒有把防控的事情放在心上。陳威向種植戶講解銹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并針對當前銹病發生情況給出了解決方案,建議用植保無人機噴灑作業,可用“40%唑醚·戊唑醇懸浮劑30毫升+99%磷酸二氫鉀200克+0.01%蕓苔素內酯水劑10毫升+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毫升”混合噴施,達到一噴多防的效果,7天以后再防一次。
在西姜寨鄉,科技服務團認真查看玉米生長情況,由于前期提前預防,病害發生較輕。隨機剝開幾株玉米果穗后,發現玉米出現了花粒現象。陳威分析可能是玉米授粉階段遭遇高溫干旱天氣或者花絲被蟲子咬斷導致授粉異常,提醒種植戶在玉米授粉過程中若遇到高溫天氣,可通過田間適量澆水降溫,授粉前有必要進行一次蟲害防治,從而確保玉米授粉正常進行。
當日,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市科技特派員、新品種試驗示范室主任吳占清等一行到尉氏縣永興鎮開封潤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詳細講解玉米當前管理工作,強調盡快對玉米田進行以銹病為主的病蟲害防治,以減輕病害發生對玉米生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