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趙主任!謝謝王護士長!感謝醫院領導!俺父親真幸運,既遇到了好醫院,也遇到了好專家!俺父親來到咱們醫院直接就進入綠色通道,從檢查到手術沒有耽誤一分鐘,衷心謝謝咱們醫院!”6月9日早上,在開封市中心醫院五福路院區骨科一病區的病房里,患者劉大爺的兒子發自肺腑向前來查房的市中心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五福路院區院長趙海源和骨科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趙金廷,護士長王付香表示感謝。
病床上,72歲的劉大爺右手纏著一層層的紗布,露出紗布的拇指和中指指尖膚色已經接近正常,說明指尖血管血液運行接近正常。
時值三夏,剛剛忙完搶收的劉大爺從昨天突然受傷到今天早上,仿佛做了一場不真實又驚心動魄的夢。
(資料圖)
趙海源和趙金廷查房并看望劉大爺
6月8日傍晚7點多鐘,杞縣宗店鄉農民劉大爺和兒子正在將已經曬干的麥子通過絞龍傳輸機源源不斷地送進麥囤。突然,一聲慘叫,劉大爺的右手被絞纏進傳輸機。憑著本能,劉大爺兒子第一時間關閉機器的電源。當費力地將劉大爺的右手從機器里拿出來時,劉大爺的手已經血肉模糊,拇指、食指、中指已經離斷。聞訊而來的鄉親們紛紛過來幫忙。宗店鄉距離縣城和市區都很遠,斷指再植刻不容緩,有熟悉市里醫院的老鄉建議直接上開封市中心醫院,他說,曾經多次看到市中心醫院成功完成手外科再植手術的報道。
出發的路上,劉大爺的兒子撥通了市中心醫院五福路院區總值班的電話,發出求助。總值班宋亞亞了解患者情況后,先指導患者家屬走最快捷的路線,又立即向市中心醫院院長李華強和副院長趙海源匯報。一直心系三夏的李院長立即指示開通綠色通道,做好手術準備,確保最大程度地保住傷員的肢體功能。副院長趙海源對保證患者來院后第一時間得到處置進行了部署。
此時,我市著名骨科專家、市中心醫院五福路院區副院長、骨科一病區主任、主任醫師趙金廷正在手術室為一位骨折患者手術,手術即將結束。這已是他今天的第四臺手術。接到通知第一時間返回科室的護士長王付香將患者的情況簡要向趙主任進行了匯報。趙主任立即安排病區醫護團隊做好接收傷員和手術前準備。
晚上10點多鐘,劉大爺被送到了五福路院區,第一時間被送到骨科一病區,由副主任醫師林有志為他處置傷口,并進行術前檢查,與此同時,王付香護士長已經幫患者家屬辦理完住院手續。當劉大爺被推進手術室時,趙主任已做好一切準備等候在手術室了。
劉大爺的傷情嚴重而復雜。他的右手多處旋轉撕脫性離斷傷,拇指從甲根部離斷,中指近節基底部撕裂剝脫離斷,食指近節被毀損,血管、神經、肌腱已經被挫滅。拇指和中指可以進行再植手術,食指沒有再接的可能了,只能對殘端修整。
趙主任對劉大爺的拇指離斷部分重新接活固定,中指因為血管、神經、肌腱多處挫滅,需要移植新的血管、神經和肌腱。和其他的骨科手術不同,手外科的斷指再植幾乎每一個動作都要在顯微鏡下完成。手指上的血管比頭發絲還細,尋找動脈和靜脈非常不易。縫合時,需要用僅有十分之一毫米的縫合線對血管進行吻合,同時,要保證血管的通暢率,只有這樣,手指才能活下來。
時間一秒一秒地在精細化到極致的操作下走過,趙主任為劉大爺接通了多個血管、神經,修復了多條肌腱。等到最后一個動作完成,劉大爺的拇指和中指的指端已經顯示出血液流通的跡象。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凌晨2點30分。從進入手術室到完成手術,已經過去了3個多小時。
對趙金廷主任來說,他從8日上午7點多鐘到次日凌晨3點,已經完成了5臺較大的手術,工作時間超過了20個小時。將劉大爺送出手術室安頓到病房后,趙主任僅僅在值班室稍微睡了一會兒,早上7點半就又出現在病區開始了晨查房。
從早上查房的情況看,劉大爺的手術很成功,1周后就可以逐漸接受手指康復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