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關于華東地區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模糊。取而代之的,基本是城市群、都市圈的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華東地區并非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個行政區劃概念和經濟區域概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資料顯示,華東地區包括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臺灣七省一市,是我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
另據資料顯示,華東地區的總面積為83.4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面積的8.7%。其中,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的是江西省。
根據去年全年的GDP數據,華東地區GDP十強城市也已經揭曉,分別為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青島、無錫、福州、泉州、濟南。
根據這份具體數據,華東地區GDP十強可以分為三大梯隊。
第一梯隊:上海。(4萬億級別)
第二梯隊;蘇州。(2萬億級別)
第三梯隊:剩下八個城市。(萬億級別)
值得一提的是,華東地區GDP十強均已突破了萬億,體現了該地區的經濟實力相當強大。
杭州躋身前三,僅次于上海和蘇州!
在GDP這個領域,杭州確實不算弱,一直以來也是領先于南京。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杭州全市的GDP總量為18753億元,同比增長1.5%。分具體產業來看,杭州全市的第二產業增加值562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787億元。
另據資料顯示,去年全年,杭州全市的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0%。其中,杭州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0.7%。
從人民銀行杭州市中心支行獲悉,截至去年底,杭州全市的本外幣存款余額為69592億元,同比增長14.0%。
需要指出的是,杭州的存款長期以來排在了華東地區第二位。
寧波排在第五,浙江雙核實力突出!
華東地區,強市如云,但浙江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數據顯示,杭州和寧波攜手躋身華東地區GDP十強,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排位。
寧波是一座典型的工業貿易強市,不僅有著強大的國營經濟,同時也存在著活躍的民營經濟,整體的產業含金量極高,發展穩定性也極強。
最新數據顯示,寧波全年的GDP總量達15704.3億元,同比增長3.5%。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與舟山兩大港口合并后,其貨物吞吐量數據已經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各大港口首位。
濟南排在第十,面臨著合肥的追趕!
作為山東省會,濟南的GDP數據確實有些偏弱,這與強省省會的地位完全不相符合。
從濟南市統計局獲悉,濟南全市的GDP總量為12027.5億元,同比增長3.1%。具體分產業來看,濟南全市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180.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426.7億元。
截至去年末,濟南全市的人民幣存款余額25589.5億元,同比增長11.1%。
從GDP數據來看,合肥已經在快速崛起,有望追上濟南。
同期,合肥全市的GDP總量為12013.1億元,同比增長3.5%,與濟南的GDP差距僅幾十億!
那么對于華東地區的GDP十強格局,大家有什么新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