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瀟湘平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市委進一步優化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提出加快構建“一核兩軸三圈”的戰略格局,將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創造高質量發展新空間、提供發展新機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蓄積新動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并作出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為新時代加快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構建永州“一核兩軸三圈”戰略格局,是市委、市政府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邏輯,作出的科學部署,對于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市各地各部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積極推進,在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戰略格局中找準發力點,不斷增強競爭力、發展力,為構建全市高質量發展戰略格局貢獻力量。
要在準確把握戰略格局中構建戰略格局。構建永州發展戰略格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一核兩軸三圈”戰略格局是市委錨定建設“三區兩城”發展目標,充分考慮全市各縣市區不同資源稟賦和多方面優勢條件所作出的戰略部署,也是順應永州區域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核”,就是加快推進零冷聯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長極,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力量和動能引擎。“兩軸”,就是立足產業實際和資源稟賦,在市域北部打造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發展軸,在市域南部打造以高加工度工業、新興工業,以及吸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的加工型、生產型企業為主的經濟發展軸。“三圈”,就是推進中心城區與祁陽、東安、雙牌一體化發展,打造30分鐘“同城圈”;推進中心城區與縣市區及縣域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打造60分鐘“協同圈”;利用高鐵、航空等快速通道,全面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盟自貿區,形成90分鐘“融入圈”。
要在主動融入戰略格局中構建戰略格局。戰略格局是一個大格局,“主動融入戰略格局”是對各地各部門的同題考。各地稟賦不同、特點不同,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誰能更快在戰略格局中找準定位,主動作為、更好融入,誰就能盡快找準發力點,不斷增強競爭力、發展力。中心城區要加快推進“一核”建設,大力實施聯城擴容提速、產業培優倍增、城市品質提升“三大行動”,不斷提升中心城區的首位度、集聚度和輻射力。各縣市區要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動兩大產業軸互融共濟、競相發展,促進“三圈”聯動發展、協同發展、融入發展。各職能部門要統籌推進“兩軸”“三圈”建設,抓緊抓實產業、交通、物流、能源、文旅等重點項目建設。
要在積極服務格局中構建戰略格局。積極服務和融入戰略格局,既是各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檢驗各地各部門大局意識的“試金石”。要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凡事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把服務構建戰略格局作為分內之事,在服務構建戰略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形成更多生動實踐。要堅持系統觀念,在按照頂層設計“施工”的同時,也要注重精準施策,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多做有益探索。要順應發展大勢,把服務構建戰略格局作為增強自身發展實力、提升高質量發展本領的路徑,增強抓機遇、應挑戰、化危機、育先機的能力,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加快構建戰略格局,推動新永州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在建設現代化新永州的新征程上,加快構建“一核兩軸三圈”的戰略格局不停步,不斷夯實我市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就一定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在全省版圖中增加永州分量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