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永州新聞網訊(特約記者 楊萬里 陳斌)陽春三月,在零陵區珠山鎮境內322國道旁的東湘橋村田洞里,種糧大戶張華利正開著拖拉機在搶耕早稻田。張華利是山東棗莊人,2014年初來到零陵開荒種糧,今年共流轉2200多畝稻田,成為零陵區最大的種糧大戶。
零陵區是全省糧食生產大區,近年來,該區不斷優化糧食生產環境,制定下發《零陵區關于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零陵區促進糧食生產發展十條措施》等,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納入鄉鎮、村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和鄉村振興綜合考核重要內容,推行糧食生產區、鄉、村三級書記帶頭抓糧食生產,建立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和聯村工作隊員包村、村干部包組的抓糧責任制。積極鼓勵、幫助、支持有能力、有實力、有膽量、有技術的大戶承包土地開荒種糧。同時,為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技術指導,派出區鄉鎮聯村駐村干部和技術人員300余人,深入糧食生產一線,“面對面”開展新政策、新技術、新信息、新品種、新農機等的宣傳和技術指導。由于種糧環境優越,來零陵“搶”田種的外省外市農民達100余人。目前,全區已落實早稻種植面積28.5萬畝,春耕備耕生產熱火朝天。
零陵區還搶抓高標準農田建設契機,積極推行小田改大田,讓糧食生產更加機械化、專業化、現代化,為農田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新的發展思路,拓寬鄉村振興道路。今年該區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3.38萬畝,其中新增1.9萬畝,改造提升1.48萬畝,涉及全區13個鄉鎮(街道)39個行政村。